Carnegie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包括你和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本性是自私和利己的,這並沒有什麼不對。經濟學的鼻祖,亞當.史密斯在他的巨著「原富論」中,開宗明義就說:農夫種小麥、磨坊主人磨麵粉,烤麵包師傅烤麵包,都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都不是為了你,但社會在法治和規範下,所有利己的活動都會對整體、對社會有好處,每個個體的人,都積極地改進效率,追求更大利益,更是社會不斷進步的原動力。
認識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尊重他人,能包容是成功的人際關係的基石。
一個能了解他人感受,能了解他人需要,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才會是一個成功的人。不隨意地批評他人,盡量避免無謂的爭論,相反要能真誠地讚賞他人的長處,鼓勵他人,越是你身邊的人,越是應該處理好跟他們的關係。而且,Carnegie教導我們,這種態度不是想從他人處謀取好處的「謀略」,而應該成為我們自身修養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