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溝通與人際關係

溝通與人際關係 (100)

        Carnegie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包括你和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本性是自私和利己的,這並沒有什麼不對。經濟學的鼻祖,亞當.史密斯在他的巨著「原富論」中,開宗明義就說:農夫種小麥、磨坊主人磨麵粉,烤麵包師傅烤麵包,都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都不是為了你,但社會在法治和規範下,所有利己的活動都會對整體、對社會有好處,每個個體的人,都積極地改進效率,追求更大利益,更是社會不斷進步的原動力。

        認識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尊重他人,能包容是成功的人際關係的基石

        一個能了解他人感受,能了解他人需要,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才會是一個成功的人。不隨意地批評他人,盡量避免無謂的爭論,相反要能真誠地讚賞他人的長處,鼓勵他人,越是你身邊的人,越是應該處理好跟他們的關係。而且,Carnegie教導我們,這種態度不是想從他人處謀取好處的「謀略」,而應該成為我們自身修養的一部份。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9 )

讀後感 ( 1 )
 
        寫到98節,溝通與人際關係【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這本書介紹完了。談到處世待人的書籍是非常多的,在介紹這個主題之前我曾找了六、七本較現代的、較新的書,但反覆比較以後,我還是選了這本書,一本在1937年初版的「老」書。Dale Carnegie對人性與人情的洞察是無與倫比的,他不但深刻地領會處世應有的修養,並將他的思想以極成功的敘述表達出來,這樣的主題本身是帶有一種功利主義的——如何做人才對你自己最有利?Dale Carnegie的敘述盡量地摒棄了功利的成份,他在教我們如何提高做人的修養。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可能是在三十年前,當時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讀這本書以前,如果有人問我:「人生存的基本要素是什麼?」我會容易地回答說:「吃飽飯、有性愛」孔子教導我們:「食、色、性也」但讀過Carnegie的書我們才知道人還需要另一樣極為重要的東西,「自己深具重要性的感覺。」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8 )

小結
 
成為一個領導者。
 
領導者的任務,通常包括改變人的態度和行為,以下是部份建議:
 
原則一:凡事皆以真誠的讚賞與感謝為前提。
原則二:以間接的語句指出他人的錯誤。
原則三:先說自己錯在那裡,然後再批評別人。
原則四:用問問題來取代直接的要求。
原則五:一定要顧到他人的面子。
原則六:只要稍有改進就要給予讚賞,嘉勉要誠懇,讚美要大方。
原則七:給他一個他願意全力追求的美譽。
原則八:多鼓勵,讓他覺得這過錯很容易改正。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7 )

原則八)   讓錯誤看起來容易糾正。 ( 4 )
 
        談到橋牌,使我不禁想起伊禮.考伯森,他寫過很多有關橋牌的書,被譯成多國文字,銷量過百萬本。他告訴Carnegie,如果不是有位女士說他具有天份,他也不可能走入這一行。
 
        他是1922年移民來美國,想找哲學或社會學方面的教職,但也一直都不成功。
 
        他又想辦法賣煤,也失敗了。
 
        他又想開咖啡店,也失敗了。
 
        他玩過橋牌,卻從來沒有想到要以此謀生,他的牌雖玩得不錯,但為人固執,不知變通,常常在打牌的時候問太多問題或過於仔細,以致沒有人願意同他搭擋。
 
        後來他遇見一位美麗的橋牌老師,喬瑟芬.狄倫,不但墜入愛河,並共結連理。喬瑟芬注意到伊禮分析牌路的時候十分小心,仔細,便預測他是牌桌上的天才,就是這一點鼓勵,令伊禮成了最負盛名的職業橋牌手。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6 )

原則八)   讓錯誤看起來容易糾正。 ( 3 )
 
        羅威托馬斯是個人際關係方面的超級藝術家。Carnegie說:「我曾有個機會與托馬斯夫婦共渡週末,那晚他們有個橋牌晚會,也邀請我參加。什麼?橋牌?可別找我,我可是一點都不懂啊!」
 
        但是羅威說道:「哦!載爾,這可沒什麼困難,除了記憶和判斷,橋牌一點都不難,你已寫了一篇有關記憶的文章,橋牌正合你所長呢!」
 
        於是,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我發現自己已經端坐在牌桌上了,雖然我玩得不好,但也渡過了一個快樂的週末。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5 )

原則八)   讓錯誤看起來容易糾正。 ( 2 )
 
        如果你告訴你的孩子、配偶或僱員,說他們在某些地方看起來很蠢,沒有能力,完全做不好事情,這可以馬上打消他們求進步的念頭。但假如你採用相反的方法,讓他們覺得自在,讓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具有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那麼他們便會全力以赴,力圖超越。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4 )

原則八)   讓錯誤看起來容易糾正。 ( 1 )
 

        Carnegie有一位光棍朋友,年約四十餘歲,最近剛訂婚,他的未婚妻一直慫恿他去學跳舞,這位朋友告訴Carnegie:「二十年前,我已經會跳舞,但想找老師學,改進我的舞步,當時的老師也許說的是真話,她說我的舞步全錯了,必須從頭學起,此話頗傷我心,以致學舞的興緻完全消失,我的學舞生涯也就此結束。」
 
        現在又開始學,當然舞技毫無進步,但現在的老師不知是否哄我,她說我的舞步或許有點老式,但基本上都還不錯,所以學些新舞步絕對沒有問題,現在的這位老師還稱讚我有天生的節奏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節奏感的!雖然直到現在,我仍覺得自己沒有跳舞的天份,技術也沒有什麼進步,但在內心深處我還是希望這位老師所說的話「或許」沒錯,因此便繼續付錢聽她講這些話,並希望自己的舞技真有進步。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3 )

原則七)   給他一個願意全力追求的美譽。 ( 3 )
 
        這一段不是Carnegie的原文,是我摘自其它資料,故事如下:
 
        A君當選為某社團的會長,該社團是非為牟利服務性質的,A君當會長也是義務的,社團的歷史悠久,但會費全靠會員的損助。A君看到社團有許多榮譽職稱,榮譽會長、榮譽副會長、榮譽理事、榮譽副理事等等,A君在一次理事會上提出,既是榮譽職稱,為何還分正、副?建議將所有榮譽副職稱都除去一個「副」字,此建議獲得一致通過。在該年度的社團籌款會上,籌到的款項幾乎是前一年的一倍,主因是所有榮譽副職的人士都捐多了錢,他們認為理應對社團更多關心,更多支持,這卻是A君始料不及的。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2 )

原則七)   給他一個願意全力追求的美譽。 ( 2 )
 
        在都柏林有位牙醫叫馬丁,一天早上有位病人向他表示,那個用來裝漱口水的水杯杯托,並不大分乾淨,馬丁聽了大為吃驚,雖然那個杯托並不用來裝水,但自己診所裡設備不乾淨,總是不應該的。
 
        等病人離開以後馬丁給負責打掃診所的鐘點女工人布莉姬寫了一封信,以下是信的內容:
 
        親愛的布莉姬:
 
        我很少見到您,我想我應該找個時間向你道謝,因為你一向將診所的清潔工作做得很好。順便提及,如果你覺得時間不夠,偶然需要加班的話,請隨時告訴我,我想你也許需要稍多時間做些額外工作,如清潔茶托這一類零碎事情,當然加班費用我會額外支付給你。
 
      第二天馬丁回到診所時,情況完全改變,一切都擦得乾乾淨淨,由於馬丁醫生對她表示了敬意,使她一改舊習,而這要花她多少時間呢?沒有,一分鐘也沒有增加。

溝通與人際關係 ( 91 )

原則七)   給他一個願意全力追求的美譽。 ( 1 )
 
        佛蘭克說過:「一般人,如果你能對他們的某種特定能力表示讚賞,他們會樂意照你的意思去做。」簡單地說,如果你想在某方面讓人有所改進,最好就表現出你認為那人在這方面有很好潛能。莎士比亞說:「假如你沒有這項美德,就假裝有罷!」向別人表示敬重,他們也會盡一切努力以免使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