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回應網友
Brian Yeung:謝謝你四月二十九日留言。
微軟當然是獨一無二的好股票,我自己已盡力在買入,準備長揸,但它從今年低位大概220美元/股升上來,現價307美元,升了大約40%,獲利貨非常多,短期有可能調整一下,而且世事無絕對,我也不敢說推薦。
雖然它問世才四個月時間,但已向我們展示它的神奇能力,許多公司,個人在應用它,已經開發出很多新用途。
將來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的工作大概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但高中老師,大學教授可能就要失業了。
建築工人,裝修工人,水喉匠的工作大概仍能保留,但設計師的工作可能被淘汰。
照顧老人,照顧嬰兒的工作仍存在,但醫生的需求大大減少。
諸如此類吧?用到雙手,用到關懷的工作還在,高端的用到思考的工作都被AI取代。
現在聽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但可能在幾年內就會看到社會結構的變化!
祝
好!
DPZ
Brian Yeung:謝謝你三月十七日留言。
微軟是老牌的,巨型的,獨立技術專利的好公司,現在它又控制了CHATGPT的研究發展,未來發展無可限量,我自己部署部份資產購入微軟,還將繼續購入,但現在是加息期,股市可能波動很大,要有長期持有的打算才可買入。
意見僅供參考。
D.P.Zhang
2023年兔年大吉
Arhonlam:謝謝你17日的留言。
政府派一個代表進入私人企業,想上去那家企業是相當有規模,有相當重要性和影響力的。
如果沒有相當細緻和詳盡的法律條文,介定那位「代表」的身份,工作範圍,責任範圍,那政麼代表跟董事局其它成員真不知道如何「磨合」?
以常識來判斷可能出現三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有很大機會這位代表被私企的老板收買,一切操作都在很深的水底下運作。
第二種情形,代表和私企老闆不能融洽相處,不斷「暗鬥」,甚至發展到「明鬥」,劇情可以千變萬化。
第三種情形,代表是廉潔自愛明哲保身的人,也不受賄賂,也不認真做事混混過日子。
總之在一個利益圈子裡突然多了一個有影響力的外來的人,彼此提防,彼此算計是難免了。
祝
好
DPZ
2023年新年圖片
曾小弟:謝謝你十月二十八日留言,遲覆為歉。
美股這一次大調整提供了一個入市的好機會,納斯達克跌掉了大約40%。
其中我比較看好的有兩隻股票,微軟 (Microsoft,紐交所上市代號MSFT),另一隻谷歌 (Alphabet,紐交所代號 GOOG)。
微軟現價 P/E 25倍不算高,它現金流強大,在電腦操作系統地位無可動搖,而且雲業務發展得非常好。
谷歌現價 P/E 19倍,也不算高,它在搜索市場有獨特地位,現金流強大,而且多家科企都已啟動裁員,它沒有,是有一個軟墊可以提供支持,減開支的空間非常大。
建議你暫時不要急於買入,因為加息及衰退的最壞時間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屆時伺機買入應是不錯的。
意見僅供參考。
祝
好!
D.P.Zhang
Brian Yeung:謝謝七月二十一日留言。
現在投資鋰電動車行業的ETF,是可以考慮的。我以前推薦過在紐交所上市的LIT有升幅,但非太理想,現在有更多相關的ETF推出,如果想投資需逐一仔細研究。
這個行業當然前途很好,不過相關的股票P/E都非常的高,也非無風險的,而且有些現在的新星可能技術非最強,資金也不充裕,老牌造車大廠現在也紛紛進入這個行業,有些現在炒得很熱的車廠,其實規模還小,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它們不一定強過老牌大廠。
意見供你參考。
祝
好!
DPZ
特倫斯:你好,謝謝留言。
Swift祇是一個全球性的支付系統,方便全世界的人做生意的,但俄烏戰爭一爆發,俄羅斯就被踢了出去,作為一個制裁措施,會讓俄羅斯跟外界貿易造成困難。曾有人形容是金融核彈,但俄羅斯是一個糧食自足,能源自足而外貿並不特別重要的國家,俄羅斯要求西歐用盧布向它買天然氣和原油,德國都不能不答應。
但對香港來說,如果被踢出Swift,後果就嚴重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立即失去,航運中心,海運中心的地位都會失去,不知多少人要失業了?
Swift本來是一個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工具,但因為用美元結算,美國就有了特別的影響力,如果將香港和中國踢出,雙方貿易會嚴重受損。其實美國都會受害的,正常情形下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普京會在21世紀的今天出兵打烏克蘭,沒有人會預料到,所以本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都發生了。
香港最有錢的人,早已將資產移去國外,甚至在香港的不動產,都用海外公司的名義揸住,小市民一是留下來,不去想,因為這種最壞的情形發生的機會也不大,或是走移民這條路,也是困難重重,為香港未來前途美好祈禱吧!
祝
好!
DPZ
Brian Yeung:謝謝你的留言。
中國經濟近兩年來在一種政治正確的意識主導下嘗試修正所謂「改革開放」以來的政策偏差,一些做法是市場中人難以理解的,結果顯而易見。中國經濟現在這麼差,創富的熱情不見了,躺平成了普遍現象。現在又再吹強調發展經濟第一位,李克強總理還召開了十萬幹部大會,希望能有有力有效的舉措出來,修復經濟,我以為難度是很大的。
「政治正確,鞏固管治」的觀點也不會退出中國政治舞台,前景如何並沒有水晶球。
香港移民潮,第一波是97年前完成,當時移民的多是富有和高層工作資歷的人,他們中的大部份人拿了外國護照,也回流香港了,香港有熟悉的生活環境和朋友圈,最近的移民潮多是比較年輕的專業人士,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離鄉背井去外國,在外國成為一個外來人,能否保住香港這樣的收入,同樣的生活質素?很難說,我是衷心祝願他們成功。
祝
好!
DPZ
Brian Yeung:謝謝你四月六日的留言。
我分析了阿里巴巴股價大瀉的外部因素,包括中美衝突和政府反壟斷調控,阿里巴巴的價值還在,但我並沒有推薦買入,因為沒有人知道政府的調控政策什麼時候又會回來?阿里巴巴基本業務損傷不大,盈利依然,現金流也沒出問題,捱過了這一波,我們不知道會不會有另一波?
內房股幾十年來都是高槓桿模式下運作的,它們也建造了巨量的居住房,對社會有貢獻。但去年政府定下三條紅線,銀行拒貸,發債又不獲准,賣樓又要用政府的超低價「參考價」賣,內房財困,買家擔心買的樓爛尾,索性不買,樓市突然停頓,引發地方政府賣地也停頓。現在雖然限買,限貸都在放鬆,政府努力在挽救地產業,但後遺症嚴重,有些公司恐怕救不回來了。這一波對巨型房產私企的打擊可能過去了,但不知道會不會還有下一波?投資者要謹慎,更留意政府政策的影響。
意見供商榷。
祝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