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香港物業市場前景」
香港的物業市場,可以分三大板塊來看。
先看私人住宅。去年下半年私宅市場節節下滑,跟高峰時比大概跌了10-15%,自今年初開放疫情控制以後,樓價止跌回升,但四月份由升轉跌,也看不到什麼特別利好的消息,而發展商已建成但仍未沽出的貨尾接近二萬個單位,處於甚高的位置,正常情形下相當於一年的吸納量,有人估計發展商要減價促銷,所以前景不樂觀,買樓投資的人少而又少,現在出租的租金回報低於按揭利率,買樓收租是要貼錢的。
但需要永遠在如果大陸客回來,如果減息,樓市又會好一些,但大旺是幾年內都看不到的了。
再看工廠大廈跟舖位,自疫情解封後有明顯反彈,工廠大廈許多年沒有新供應,儲貨或作其它用途的需求增加,所以位置及質素好的工廈很搶手,商舖也因疫情解控需求漸漸復原。
再看寫字樓物業,疫情其間樓價大跌,現在依然看不到好的前景,在家工作已成潮流。恒生銀行九龍灣總部本是自己用的,現在不僅不需擴充反而空出了大量樓面出租,寫字樓空置率非常高,而新樓供應量大增,金鐘的和記大廈重建,本來像這一類最優質寫字樓不等建好,預租已經不少,但今年底將落成卻至少未有一單租約!
再加上人工智能的發展,估計將大幅減少辦公室工作崗位,所以寫字樓前景十分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