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俄烏戰爭」( 2 )

        從去年十一月上旬,俄羅斯從哈爾科夫州所佔地南撤和第聶伯河以北所佔赫爾松的土地撤出,從烏克蘭東部2014年的內戰前線到西邊的第聶伯河,已經形成了一條清晰的界線,這條線以南是俄羅斯佔領,跟去年俄軍入侵時相比,俄軍新佔的土地也不多,祇是馬里烏波爾以及赫爾松州的南部。

        這條分界線形成以後,從去年十一月迄今雙方的軍事行動很少,近日來就更少了。

        要維持這樣一個狀態,雙方的成本都不是很高的,可以長期僵持下去。

        而俄羅斯的油氣也已恢復向西歐出口,烏克蘭的糧食也照常出口了。去年造成的震撼和衝擊已經過去,可以說俄烏戰爭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已經過去。

        俄羅斯是很想停戰的,它的軍事工業不行,烏克蘭說到底是靠西方,主要是美國,如果不給它援助,它早就撐不住了,所以說到底話事權在美國手裡,美國很可能在等,看莫斯科會不會內亂?假定什麼事都沒發生,戰爭總是要停下來的,很可能最後烏克蘭要接受現在的停火線,要想結束戰爭,總是要弱的一方做出犧牲,很可能這個夏季會看到結果,寫在這裡看會不會應驗?

One response to “雜談

  1. 說一句自私兼難聽的, 俄烏之戰再打幾年, 繼續消耗北約(當然包括美國)和俄羅斯, 對中國來說不無好處。

    龍吟虎嘯:三因素令美國還要打

    主導俄烏之戰繼續打還是談的是美國,決定美國採取甚麼態度的有三大因素:一是戰場上的情況,軍事行動的勝負。二是美國政壇、兩黨政治、總統大選、軍工體財團和經濟金融財團的利益博弈。三是歐洲北約盟友、國際形勢的變化。目前這三大因素都在令拜登政府繼續「主戰」,把仗打下去。

    軍事戰場情況最具決定性分量,美國和北約的大量軍援、先進武器輸送令俄烏之戰打了一年,不但抗阻了俄軍的速戰速決,打成了持久戰,而且組織了像模像樣的反攻,讓俄羅斯在全球出醜。這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雄心萬丈,不僅要徹底粉碎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奪回烏東4地,還要奪回克里米亞,甚至要揮軍俄國境內,打垮普京政權。烏克蘭加僱傭軍「如此能打」,當然也激勵了拜登,不斷軍援加碼,當下俄烏雙方又擺開了準備已久、雲集數十萬大軍決戰的架勢,風險雖高,勝負難料,但機會難逢,雙方皆無退路,拜登必須支持烏克蘭決一死戰。

    俄烏之戰打了一年,美國花了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尚未達到拜登政府的戰略目標,算算帳只有軍工體、軍火商獲利甚豐,其他財團和老百姓均利益受損。民主黨、拜登政府好像很威,把「世界盟友」大小嘍囉呼應到一起前簇後擁,儼然「美國再次偉大」,然而在美國社會資本集團多元博弈、黨爭之下,拜登政府、軍工體制的風光是不能持久的,必遭群起而攻之,到時戰場打不贏,泥足深陷,就會「主和」勢漲。

    歐洲、北約在俄烏之戰中,被美國掐着脖子出錢、出力、出武器,一點好處沒撈到,反而招來能源、糧食、難民、高通脹等經濟社會危機,把自己置身「歐洲大戰」的險境中,甚至會遭核武攻擊。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日前宣布,北約事實上已參與了烏克蘭衝突,成為俄羅斯的敵人。歐洲的反戰示威方興未艾,對歐盟各國、對拜登政府停火促和遲早形成壓力。

    評論員 柳扶風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