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中國經濟奇迹四十年背後的深層原因」(之三)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農村的情形是十分悽慘的。
當時中國的農村人口大約有十億,但中國已開墾的可耕地大約祇有15億畝,也就是每個農民可耕作的土地祇有很小一塊。在福建浙江這些人口密集的省份,每個農民能耕作的土地不到一畝。
1949年建國初期實行土地改革,均分了農村土地,但當時沒有明確法律說土地所有權是屬於農民的。至50年代中政府發佈了法令,全國土地,包括農地全歸國家所有,所以農民是一無所有,多年來的集體化,還破壞了農村的生產力,工作的時候大家都偷懶,不種地,自己何必出力?別人會把工作做好的!更進一步,作物長在地裡是集體的,還不知能分到多少?偷回家去才是自己的,所以未成熟的作物,每天都被偷走一些,到收成的時候田地裡哪有作物可供收割?這種情形到「人民公社」的時候達到巔峰,未實行「人民公社」時農民還有一小塊自留地,那是精耕細作,還能收成一些東西,「人民公社」自留地也歸公,大家吃大鍋飯,但很快就沒飯吃了,造成了大飢荒,壞的政策教壞了人,損害了生產。
總之在改革開放前夕,中國農村陷入了赤貧狀態,當年流傳「家中有三個大姑娘,但祇有一條褲子」的故事描述了當年農村的貧窮。
集體化,公社化這條路實在走不下去了,早在四人幫倒台前,早在鄧小平復出前,趙紫陽,宋平等主政的一些省里已經同意更改制度,不搞集體化了,「搞包產到戶」重新分田,各家種各家的,中國農村才有起色,也祇不過是吃得飽飯而已。
自從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祇要能改善人民生活,能提高生產力就是好政策,也就是所謂白貓,黑貓能逮住老鼠就是好貓,農村經濟才開始發生深刻改變。
首先加工業在中國蓬勃發展,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這立即減輕了土地上的人口壓力。從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大約有兩億多農村人口移出,成了工廠工人,他們還將收入寄回農村,農村的經濟狀況大幅改善。
其次,江澤民和朱熔基政府作出一重要政策決定,農地雖屬於國家,但國家賦與在耕作的農民土地租賃權,這個租賃權可以繼承,傳給下一代,也可以有價轉讓。
本來農民困在土地上,而土地沒有市場價值,租賃權可轉讓,農地有價有市,就是一筆巨大財富,離鄉到城裡務工的農民就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留在村裡有經營能力的同鄉,甚至有城市裡的大公司出了資本來農村承包大片土地,形成新的農業合作社,由內行的人領導,懂農村,懂經營,他們引進機械平整土地,引進新品種,搞高收益種植,搞精細農業,搞飼養業。
一畝地如果蓋起暖棚,種植瓜果蔬菜,收益可以比種一般作物高出幾十倍。
一畝地如果用來養豬,養雞,飼料進口收益則更高。
有些合作社在專家能人的帶領下,他們可以用抵押租賃權集資,購入機械設備,在湖裡養魚,淺水處養珍珠蚌,甚至在沿海適宜地區圍網養魚,規模之大已令世界側目。衛星圖片上可以看到遼寧,福建外海規模龐大的飼養場,可以稱作海上牧場。
正確的政策,可以鼓勵人民致富。
雖然中國可耕地有限,但現代技術,祇要有陽光和水和肥料,什麼奇迹都可以創造出來。
給大家分享
引用網上對這個YouTu片段的一些評論:
No waste
西方的援助像是有一餐,沒一餐似的。俄羅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中國是穩住東方的定海神針,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都在期望著中國的崛起為他們的國家帶來實質上的幫助,自然不會太反俄羅斯,因為中國需要俄羅斯的資源,俄羅斯需要中國的貿易和經濟幫助。
荷蘭銀行
沒有用了,現在中国不吃這一套。台灣是一個海島,怎樣武裝也易攻難守,除非有人裝核蛋,一裝的話必然立即武統。中國現在主軸是打金融戰,勢要打跨尾元霸權,無論是烏戰芯片戰貿易戰甚至台戰都只是咀炮,參戰的話長遠都是消耗自身資源自損一千,對中國反而有利。尾國打仗只會為自身利益,包括賣軍火。如果台灣打仗,美國只能淘空台灣庫房,最多像烏克蘭一樣叫盟友提供武器然後再賣新武器給盟友。除非台戰可以令到台灣永久獨立然後附庸於尾國,而又永久不會被中國反攻,否則台戰只是烏戰之類消耗尾國國力的遊戲,美國根本不會真打。中國完全知道尾國底牌,台灣不可能是尾國的談判籌碼。芯片亦然,尾國芯片公司業績已經大幅倒退及裁員,即使中國的手機完全停產,也不代表所有人會買萍果手機。像我手中的華為,只要不壞或者繼續維修,三五年之後芯片問題解決了,到時再換機也沒有問題,反而是美聯盟的芯片公司及設備商,是否又可以等個三五年?
徐政宏
我覺得現在已經不是中國在等待或把握時機的時代了!對某大國來說,世局已經逆轉到不可逆的程度,現在是某大國在尋找、等待機遇的時侯了。
由於中國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經營、布局,不論在內政、外交、軍事、經濟、金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對內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致力於消滅貧窮、不計成本的普及全國大小城鄉的基礎建設、計畫經濟+自由經濟+公平市場+秉除資本干預政策,造就內部經濟熱絡的成長。
軍事上努力發展新科技裝備,以平均約某大國1/5的成本及三倍的速度追趕裝備上的欠帳。如今放眼全世界,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能踏上中國國土一寸,甚至保證距海岸線3000公里內沒有威脅。
外交上如一個傻瓜幹最苦最累最不賺錢甚至賠本的事,去幫助任何友好且需要幫助的國家。同時避免掉任何會刺激國際社會的冒進舉措。數十年來已經在五大洲贏得聲譽、立下口碑。而這樣的作風時至今日仍然延續,隨著一帶一路大戰略從點而線而面的全面開花甚至結果了!
對台戰略,很簡單,某大國以及在東北亞的倆小弟,加上對岸的逆子,一路來連蹦帶跳的叫囂,以為可以拿台灣耗損中國的國力?我認為恰恰相反,中國以逸待勞、好整以睱的口頭表示抗議、譴責,實際上那是逗你們呢!讓這些跳樑小丑增加軍演、部署超昂貴的雷達、飛彈、軍艦、飛機……中國就算也加緊武裝,但那是以前太落後,現在是還欠債而已,小丑們卻是掏老底的加碼,意義上及負擔上完全不同。
我就問一句:「誰敢動手?」,如果沒人敢動手,一切都是假的、空的、虛的,中國照樣坐椅上翹著腳聽小曲兒,不時擊節抖腳,好一幅員外享樂圖。
No waste
西方的援助像是有一餐,沒一餐似的。俄羅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中國是穩住東方的定海神針,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都在期望著中國的崛起為他們的國家帶來實質上的幫助,自然不會太反俄羅斯,因為中國需要俄羅斯的資源,俄羅斯需要中國的貿易和經濟幫助。
Steve Goh
老師的連環計應対將計就計的敍述、中俄聯合対質美歐組織真的殺得難分難解、天昏地暗、難分軒輊、高潮迭起、令人驚心動魄、太精采了!
Steve Goh
俄烏之戰、勝負關鍵似乎都掌握在風雲天下的推論中、老師的高瞻遠矚、都一幕一幕實現中…太棒了!
CLS
目前看來會與美國一起干涉台海的是英國,日本,尹錫悅的韓國,和一些實力不值一提的東歐小國。對日本和韓國,需要明示如果他們敢參與,戰爭不會只限在台海。對英國就不必那麼費心,沒落的帝國只能站在遠處吠。至於美國,該來的總會來,美國最怕的不是戰機和戰艦,而是中長程超高音速導彈,中國就裝備幾萬顆侍候。
kubricklove2001
我只是小屁民,40幾歲還一事無成,住父母家, 沒錢沒老婆,更沒有什麼學問!
我只看PLA何時登島!
只有PLA登島,中華民族才能真正「浴火鳳凰」,世界才真正迎來東升西降!
除此之外,其他什麼都是其次!
2027年太晚,希望今年就能成事!
luism呂水木
俄羅斯和中國的互補性很強, 互相尊重, 長遠來說都是互惠互利。
中國肯定要統治一台灣, 中美是否會因此發生大戰取決於美國而不是中國。
龍吟虎嘯:美用邦交和武力撐台
美國是台獨分裂勢力最大的靠山,是阻擋中國統一最大的攔路虎。這個靠山、攔路虎不是這些年出現的,而是經營布局了幾十年。歷史上,美國幫助國民黨打內戰消滅共產黨,不料國民黨大潰敗,退守台灣,成了「割據政權」,但仍受美國保護。
從國共打仗到退守台灣,國民黨蔣家王朝以及後來的台灣當局——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都是美國的代理人,都是美國「以台制華」的棋子;無論是支持「割據政權」、「兩國論」,還是赤裸裸的鼓吹「台灣建國」、「法理台獨」,美國都是在支持台灣「分裂中國」,阻止中國統一。其主要手段有二:一是「邦交」,幫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美國這些年不遺餘力地使用各種方法衝擊中美建交的「一中原則」,和台灣重啟明明暗暗的「邦交關係」,且給世界和盟友作出「表率」,讓台灣在國際上成為「正常國家」,讓台灣在國際社會有事實上的「國家地位」。
二是弄出一堆替代當年「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的「國內法」試圖武力護台。美台都妄想只有「強大武力」才能保住台獨分裂勢力不被消滅、阻擋中國統一。對他們而言,只有通過「武衞台灣」才能為台灣「邦交」、「爭取國際地位」爭取操作時間。他們也知道,因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國力強大,留給他們「外交操作台獨」的時間已非常有限,大陸武統箭在弦上,隨時可發。
面對這樣的局勢,大陸方面自然要考慮真要武統了,美國敢出兵參戰和解放軍血肉開仗、護衞台灣嗎?從局勢和常識判斷:大概率不敢。然而,事有反常、萬一,美國若瘋了,不按常理出牌了,驕橫狂妄過甚,出兵了,中國會猶豫卻步嗎?當然不會。不但不會,中國早已作好了與美軍干戈相見的充分準備;對戰爭的規模、殘酷性、持久性有充分的準備,無懼打到任何程度。對於中國的決心、意志和準備,美國當然也會反覆掂量,這將成為對美軍冒險的心理阻遏。
評論員 柳扶風
橫眉冷看:可能會炒作擁核議題
早前南韓總統尹錫悅說,若然來自北韓的核威脅不停止,他可能會請美國在境內部署核彈,甚至自行研製核武。你別以為尹錫悅的言論沒人答理,據說有逾六成南韓人支持他的提議。不過,今天本文要談的對象不是南韓,而是台灣。
台灣的民進黨以至蔡英文政府總是閒不下來,為了推動台獨,為了追求政黨利益,甚麼鬼主意都會想得出。既然南韓有擁核企圖,要是台灣也有人作如是想,北京會如何應付,中南海的袞袞諸公,須早為之計。
美國為了遏止中國崛起,無所不用其極,華盛頓未必夠膽跟中國明刀明槍打一場,對他們來說,最理想就是發動代理人戰爭。海峽兩岸一旦兵戎相見,便最能符合華府利益,即使兩岸不真打,只要長期對峙,互相消耗,山姆大叔也能得其所哉。
華盛頓的鬼蜮伎倆,配以蔡英文政府的老謀深算,可謂一拍即合。說不定蔡政府受到南韓啟發,也會依樣畫葫蘆,主動向美國提議,在寶島引入核武,以阻嚇解放軍的進擊企圖。美方若然同意,固然會成為天塌下來的大事,即使不同意,蔡政府也可以煽動民情,讓台灣人支持自行研發核武。
以台灣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否自主生產出核彈,我不敢肯定,但台獨支持者所關心的,未必是最後的研製成果,而只是需要製造出一個熱爆的話題,去加劇海峽兩岸的矛盾,進而幫助民進黨穩住江山。本欄過去一直強調,民進黨別的不行,卻擅長於煽動民粹、炒作選舉。要是他們的選情走俏,寶島可能還可太平無事,如今恰逢綠營民望走低,那便危險!為了扳回劣勢,他們會不惜挑起各種事端,若然如是,那該如何處理,北京宜早作籌謀。
大學講師 陳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