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中國經濟奇迹四十年背後的深層原因」(之二)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新中國經歷了很多次政治運動後,到1958年更是大搞「三面紅旗」,農村裡的「集體化」運動嚴重傷害了農民勞動的積極性,農村經濟已是凋敝,但領袖得到的可能是不同的信息,他推動體化更進一步,大辦人民公社,農民手中小小的一塊「自留地」都要交出來,結果是農業失收,飢荒蔓延。59,60年代餓死了四千萬人,報紙上還在吹噓畝產糧食十幾萬斤!
休養生息了幾年,1964年領袖又漸漸站到台前,並在1966年以非常規的手段發動「文化大革命」重奪大權,接着的十年,就是「階級鬥爭為綱」,不停地鬥來鬥去,幹部鬥幹部,群眾鬥群眾,打倒這個又打倒那個,全國陷入一片混亂。到七十年代末鄧小平復出,中國經濟一片斷垣殘壁,人民生活困苦。
鄧小平提出發展經濟是硬道理,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中國迫切需要資本,技術和管理,但中國開放,並不等於外資就會進入,中國資源貧乏,沒有高品位的鐵礦,石油蘊藏量很小,自己用都不夠,森林耗盡,中國社會貧窮,也沒有消費市場,唯一優勢是人口眾多,勞動力廉價。
八十年代初中國工人的收入是美國工人收入的3%,是香港工人收入的十分之一,當時開始發展「來料加工」。
當時政府總理趙紫陽很清楚這個現實,他提出的口號是「經濟兩頭在外,立足中國」,兩頭在外就是原材料從外國來,產品外銷去外國。
各種各樣加工廠如雨後春筍在中國建起來,最早進入中國的是香港的紡織製衣業,外資的一切投入包括機器設備,土地租金等等,全部用加工費抵銷。
隨着香港商人投資的成功,台灣資本,華僑資本,日本資本,歐美資本相繼進入中國,中國迎來了經濟起飛,每年GDP增幅都在10%以上。
外資到中國來,不但帶來了資本,技術,管理方法,還帶來了外國的市場。譬如一家美國的自行車生產商,本來工廠在美國,銷售的市場也在美國,現在閉掉了在美國的工廠,遷來中國,產品依然是銷去美國的。
而聰明的中國人在那家美國工廠工作的,很快就學會了相關的技術,也掌握了美國市場的買家,而這個聰明人就自己開一家一模一樣的廠,成本更低,產品款式轉換更快,最後可能將那家美國工廠擠出了市場,中國開始積累自己的資本和技術。
這篇文章全面並且徹底否定中華文明, 高度讚揚古希腊文明。
這篇文章雖然冗長, 但極具事實和邏輯, 值得華人耐心閱讀和深刻反思。
中華文明在過去為什麼能夠領先全球? (轉)
https://xueqiu.com/8671114248/240646770
中華文明在過去從來沒有領先全球。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存在。
……
……
0笨笨0 黑龍江
這篇某乎熱帖命題太大了,我不敢判斷結論是否正確。但作為頭腦風暴來說是篇好文章。想做好投資必須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這就需要培養科學思維、邏輯思維、理性思維。有人說這種自我否定不好,沒有自我否定的勇氣還談什麼進步那?
At-man 重慶
邏輯非常好,觀點我非常贊同。其實就是我一直都想表達的觀點。真的非常好。
豐人豐語 北京
有點震撼。
產業鏈觀察 英國
否定中華文明的另一種方式而已。中華文明幾次成為世界的中心就那麼一筆帶過,世界文明在相互交往與交流中相互促進發展。
0笨笨0 黑龍江
你覺得震撼,有的人只想罵。所以王小波說:文明只對文明人才能產生最大效果。同樣,邏輯的力量也有限,它只局限於相信邏輯的人。
一目了不然 遼寧
用西方建立起來的裁判文明的標準體系,去裁判整個世界,你一定贏,而且頭頭是道,但只能唬一唬外行,我就是外行,從篇幅上看,給我唬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