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網友 – Arhonlam
Arhonlam:謝謝你17日的留言。
政府派一個代表進入私人企業,想上去那家企業是相當有規模,有相當重要性和影響力的。
如果沒有相當細緻和詳盡的法律條文,介定那位「代表」的身份,工作範圍,責任範圍,那政麼代表跟董事局其它成員真不知道如何「磨合」?
以常識來判斷可能出現三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有很大機會這位代表被私企的老板收買,一切操作都在很深的水底下運作。
第二種情形,代表和私企老闆不能融洽相處,不斷「暗鬥」,甚至發展到「明鬥」,劇情可以千變萬化。
第三種情形,代表是廉潔自愛明哲保身的人,也不受賄賂,也不認真做事混混過日子。
總之在一個利益圈子裡突然多了一個有影響力的外來的人,彼此提防,彼此算計是難免了。
祝
好
DPZ
張先生 我有朋友多年前已經在大陸設廠,政府也要派代表,說要提供供應商,有三個選擇,好像非常公道、認真、廉潔。原來三個供應商,都出自同一集團。
謝謝老師回覆。我先前有提過回內地金融機構考察,當年的體驗是很不錯的。我認識了一些中層年青人,他們都是社會精英。北大、清華、復旦、交大、人大、劍橋、哈佛都有,但很謙虛,很有禮貌。有一次,我約其中幾位放工去晚飯,我做東回敬他們,但結果,他們那晚開會至9時,爽約了。第二天問過究竟,我才知原來是開黨會,他們都是共產黨。三十歲左右,社會精英,每月要交黨費,都願意加入,而且規矩很嚴,自己及家人不得買股票,避免利益衝突。那時起,我對共產黨,尤其中國共產黨,另眼相看。內地的愛國教育算很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