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俄烏戰爭結局如何?」(二)
我曾在九月二十六日寫過一篇,推論各方博奕的結果,現在烏軍攻勢並未因烏東併入俄羅斯停下來,上次分析博奕的一個大前提,就是假設美國不願看到核彈出現,現在戰場上會運用影響力,讓烏軍停止進攻,這一假設必須修改,美國可能認為一顆或兩顆戰術核彈,烏克蘭可以承受,而俄羅斯和普京個人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
美俄都在玩核戰爭邊緣政策,置人命於不顧,這樣推演的模型就變了,假定引入一個新的假設——雙方不會動用戰略核武器,那結局是俄方必敗,它武器裝備落後,情報通訊落後,士氣低落,軍備又已耗盡。
如果動用戰術核武,道義盡失,而且會在國內引起大恐慌,普京政權穩定性都成問題。
烏克蘭戰爭可能這樣結局?拭目以待吧。
當你係普京,把輕型核彈放在美國境內 或 烏克蘭境內,那個效果更理想?
is this a sign of peace?
【本報綜合報道】英國《金融時報》上周五報道,正在前線反攻俄羅斯的烏克蘭士兵回報星鏈衞星系統發生故障,地點在南部赫爾松州、扎波羅熱州及東部哈爾科夫州與盧甘斯克州,阻礙他們從俄軍手中收復失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同日宣稱,反攻行動至今已經奪回2,434平方公里土地和96個聚居點。
烏克蘭高級官員透露,星鏈最近數周出現「災難性」通訊中斷,不少是在士兵突破前線進入俄羅斯佔領區內發生,部分在激戰期間發生。另一名官員指,網絡連接故障導致士兵驚慌失措撥打求助熱線。
成千上萬星鏈終端器由美國富豪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製造,由該公司捐贈、美國政府購買或捐贈者眾籌,幫助烏軍操作無人機、接收重要情報更新,在沒有其他安全網絡的地區相互通訊。提供星鏈的非牟利組織負責人西尼辛認為,SpaceX為防俄軍濫用技術而封鎖信號。
俄烏戰爭已衝破原設的界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4%BF%84%E7%83%8F%E6%88%B0%E7%88%AD%E5%B7%B2%E8%A1%9D%E7%A0%B4%E5%8E%9F%E8%A8%AD%E7%9A%84%E7%95%8C%E9%99%90/341416
Nelson Lo
30年前在我開竅之後就知道美西方是不會令世界安寧,除非個個聽聽話話,現在去分析會不會世界大戰,證明看不清西人面目,他們的思維不是關心會不會世界大戰,而是如何搞散俄羅斯,中國也是一樣,一定逼中國武統台灣,甚至給予日本發展核武。想和平只得2個方法,一,投降做9,二,打殘西方。
坦言集:戰局惡化
俄羅斯反擊烏克蘭,不再克制,轟炸基輔及烏克蘭餘下主要城市的電力通訊、交通系統,只差沒炸總統府。這次相信還只是警告,仍有更厲害的下着。很簡單,從開戰以來,俄羅斯便沒有封鎖烏克蘭與北約的運輸通道,北約援烏的武器、軍用物資可源源不絕的供應,俄羅斯打的還是高度克制的特別軍事行動。今次改變,是烏克蘭和北約等炸北溪管道和克里米亞大橋引發出來。北約若仍堅持支援烏克蘭作戰,下一步便是俄羅斯炸烏克蘭現有與西方的運輸通道。北約加強在烏的防空能力,只可減低打擊的效果,實際上是無可防禦。通道一毀,烏克蘭餘下領土便成孤城,在烏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也無以為繼。由此會產生戰局的大轉變,這幾天且看俄羅斯的空襲怎樣進行。
俄羅斯大炸之後,美國、歐盟強烈反對,加強軍援,但若運輸通道截斷,軍援便成空話。於是美國歐盟會否借北約之名進行直接出兵來維持軍援,維持烏克蘭戰場上的戰事呢?
俄羅斯警告它還有核武,即使保證盡量不動用,會否動用便取決於北約的舉動,北約軍隊已以僱傭軍名義進入戰場。戰事擴大後,北約是否會調動更多的軍兵援烏,俄羅斯又會怎樣對之攻擊呢?戰事不僅從地域上擴大,且會直接把北約與俄軍公開對壘。白羅斯亦不會坐視不理,該國已宣稱有50萬新兵可枕戈待發。俄羅斯的30萬後備役新軍亦正陸續投入,俄羅斯是準備大戰,美國、歐盟是否有同樣的準備呢?
炸北溪管道、炸克里米亞大橋,美國應有預謀,也應估算俄羅斯的反應。於是,美國是故意挑釁俄羅斯,以激起大戰?抑或是借大戰風險,動員歐盟更大的參戰呢?美國不可能不知這兩件事,讓烏克蘭自把自為。因此,這會是提前決戰,希望在冬天來臨歐洲受困之前要解決烏克蘭戰爭嗎?美國是深謀遠慮,抑或是作出戰略失誤的計算呢?
無論如何,烏克蘭戰爭的形勢惡化,歐洲政府與民眾能否有足夠的政治能力抑制大戰的爆發?不然,大戰之下,歐洲與俄羅斯同毀,美國漁人得利。中國會否通過聯合國發動干預,促使和談呢?且大戰會進一步惡化全球已陷衰退陰影的經濟。是歐洲大戰會救了美國的大衰退,抑或是歐洲大戰造成比30年代大衰退更惡劣的危機,戰爭亦未能克服,反更為失控?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