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再談疫症」
近日每日確診都近萬人,由於病症傳入安老院,所以死亡人數也有增加,仔細去看死亡個案都是高齡的,有基礎病的,或者沒打針的人,年輕基本健康的人病徵都是輕微,經過三天至六天都痊癒了。
特別提醒一句,高齡 (75歲以上?) 有基礎病的朋友,如果確診要特別小心,確診的第一,第二天,可能感覺不嚴重,到第三或第四天可能突然變得嚴重,情況惡化,所以如果確診後一天比一天感覺輕鬆,當然很快好了,如果有身體不適的情形出現,便要立即進醫院,醫院有很多搶救的設備和方法,留在家裡病情迅速惡化就危險了。
新加坡比香港更早「與病毒共存」,它人口比香港少,每天也有近萬甚至更高確診,但新加坡已幾乎放開所有防疫措施,祇要在室內和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外國人入境都免檢疫,香港應該向這一方向走,我們仍有很多限制活動的規定,目的不是阻截疫症傳播,事實上也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的目的祇是減緩病毒傳播,讓醫療系統可以承受。
香港絕不可以走回封控的回頭路,那樣做付出的代價太高了,而且最終會發現一切都是徒勞,在世界任何一地方病毒的大爆發是遲早會發生的事。
央視:西方躺平式抗疫 帶來災害級療效
https://forum.hkgolden.com/thread/7605107
溫神:
死咁多美國人, 大陸人唔高興咩!? 做乜仲要說三道四!!!???
聚偏二氯乙烯:
一個沒有勝利,只有結束!
一個只有勝利,沒有結束!
高永文:假設新冠病毒流感化是言之過早
行政會議成員、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高永文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社會現時有兩派聲音,一派人重視社會回復正常運作,認為只要市民確診後提升整體免疫水平,加上疫苗接種率高,就能如部分西方國家一般逐步復常,但他質疑西方的「躺平」模式是否真的成功,有國家因此而有不少死亡個案,從而付出代價。
高永文提到,部分國家似乎出現新的變種病毒,感染後的徵狀並非如外界所料的愈來愈輕,假設新冠病毒會「流感化」是言之過早,認為現時不適合「放手」,取消防疫措施。他指出,目前社會共識是推動疫苗接種率,但如果一方面鼓吹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一方面又建議市民可以除口罩、達致群體免疫,公眾對訊息會有混淆,亦不利推動疫苗接種。又認為部分人鼓勵市民打某種疫苗是不對,已有數據顯示接種各款疫苗都能夠形成有效保護,他認為愈有權威的專家,愈要考慮言論對公眾的影響。
對於政府正研究將「疫苗通行證」的適用年齡由12歲降至5歲,高永文希望家長理解政策並非強逼打針,而是希望保護小童,認為本港鼓勵接種的措施相比其他地區,已不算極端。
高永文又指,本屆政府開局作風和以往不同,認為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各個官員有清晰目標,並更加主動出外考察,與持份者交流。他期望本屆政府能夠協助本港克服新冠疫情,並讓香港融入大灣區醫療體系,提升區内醫療服務質素。
他認為,日後行會非官守成員除了可以擔任更多解說工作,亦可更主動推動不同政策,指以往行會都要等待政策或法例提上立法會前,到行會討論,但在政策討論的形成過程中,行會成員有空間提出意見。
橫眉冷看:大疫當真不過三年?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8%81%9E%E6%B8%AF%E8%81%9E/odn-20220905-0905_00184_005/%E6%A9%AB%E7%9C%89%E5%86%B7%E7%9C%8B%EF%BC%9A%E5%A4%A7%E7%96%AB%E7%95%B6%E7%9C%9F%E4%B8%8D%E9%81%8E%E4%B8%89%E5%B9%B4%EF%BC%9F
世界衞生組織初步打算在明年中期,宣布新冠肺炎大流行結束,這一場打了近3年的疫戰,世衞認為快要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