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中美證監達成協議」
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美國證監委 (英文名字好長,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個機構) 提出它們有權審查在美上市的所有外國公司,當然包括中國概念股,所有的公司審計底稿,但中國法律卻規定這些公司不能向外國提供完整的審計底稿,這個問題拖了一年多。最近消息透露雙方達成了協議,中國證監同意了美國要求,美方如有要求可以在香港審計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會計材料,將來如疫情解封,美方也可以去中國審查相關資料。
有五家中國的大型國企在此消息公佈前幾天,主動提出從美國退市,但這些國企在美國ADR的成交量都很少,無關輕重。
這個消息有點出人意料,本來是樂觀的,但近期中美關係這麼差,中國又反覆提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總以為事情難辦,想不到雙方都同意了,中概股眼前沒有了被逼退市的威脅。
此事值得深思,說明中美雙方經濟上有共同利益,中國公司可去美國上市籌集資金,必要時還可以在市場上賣股票套現,美國人則多了一條投資渠道,美國投資者在中概股身上總體上是賺到錢的,股票在流轉,也為相關的美國金融機構帶來收益,為美國政府增加稅收。
從此事聯想到前一階段提及,美國可能取消特朗普政府時開始的向中國貨物徵稅或部份取消相關徵稅,不知什麼原因,雙方談不攏,沒有下文了,有了雙方證監妥協的例子,會不會雙方在減稅的問題上也能談下去?
美國今年以來的特別強硬的對華政策,跟隨着某種政治形勢的轉變也在轉變?
中美都是大國,而且經貿關係密切,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在上升,雙方有很多合作的可能。
希望這次雙方證監可以合作是中美關係開始有些鬆動的開端,這世界上祇有共同的利益,沒有永久的敵人。
您好,
想請教中美關係會不會進入戰争地步?
“基建帶動發展已成國際主流, 經濟無知與政治偏見都難以阻擋。"
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勢頭, 誰也阻擋不了!
坦言集:基建促發展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20830-0830_00184_001/
在希望的田野上2020 :
這種算法,以為土地是資源,而人依附於土地…實則不然,人口,尤其是優質人口,其本身就是具備生產力的資源。
中國最大的資源就是人,吃苦耐勞, 工資低, 假期少, 極盡孝順父母, 溺愛兒女, 甘於奉獻之人…
peer年
一個青年人,有份正經工作,按時上下班,給國家交個稅,業餘時間正常娛樂消費,不吸毒不濫交不賭博不鬥毆不聚眾鬧事,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算得上是好青年,社會中堅力量……然而在中國,這叫躺平。
Velaciela :
想要窮的話,人多固然容易窮,人少也能窮起來,蒙古地大物博,幾乎沒人,不妨礙窮得叮噹響。朝只有韓一半人口,成功實現了共富,相比韓國人內捲,財閥,宇宙第一幸福。想要富的話新加坡啥也沒,富得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