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Chan
爲什麽施生到現在還是認爲「莫斯科原本是想一擧攻攻陷烏克蘭首都基輔呢?莫非施生也沖不出英美政府及主流媒體認知作戰的宣傳? 網上已經有不少西方有識之士指出,普京不是一個莽漢,普京從一開始就沒有派足夠的兵力作占領基輔之用,他只是指揮俄軍大鑼大鼓的佯打基輔,目的是把烏軍的主力部隊留守保護首都,分不出足夠精銳部隊去支援烏東對抗俄軍,實質俄羅斯的目標從來都只是烏東的俄語地區。 若說普京有什麽錯判?可能是沒想到俄羅斯的傳統武器已經落後美國這麽多了,特別是無人機。。。。所以在不少戰役失利損兵折將,但改變不了俄羅斯和烏克蘭軍力強弱懸殊的形勢。到現在烏軍力所剩無幾,往後烏克蘭只會重點用雇傭兵和逼迫自己國民打巷戰、遊擊戰和恐怖活動戰。
但願俄烏戰爭早日結束!
中東盟友拒「聽話」 美國堵俄面臨缺口
https://news.mingpao.com/pns/%e5%9c%8b%e9%9a%9b/article/20220827/s00014/1661536875920/%e4%b8%ad%e6%9d%b1%e7%9b%9f%e5%8f%8b%e6%8b%92%e3%80%8c%e8%81%bd%e8%a9%b1%e3%80%8d-%e7%be%8e%e5%9c%8b%e5%a0%b5%e4%bf%84%e9%9d%a2%e8%87%a8%e7%bc%ba%e5%8f%a3
……
阿聯酋總統外交顧問加爾加希(Anwar Gargash)4月更公開宣稱,該國正重新評估各項同盟關係,指烏戰證明國際秩序不再是美國獨大的單極世界,甚至質疑美元在全球經濟霸權能否維持。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本月初訪台時,身為美國盟友的阿聯酋公開支持中國,質疑此行「挑釁性」。
……
……
所以說,這場戰爭不僅消耗了俄烏兩國,而且消耗了美西方。表面上美國是這場戰爭最大贏家,單是賣軍火和天然氣就賺得盆滿缽滿,但從長遠來看,美國失去的也許更多,有形收益和無形損失比較,絕對是得不償失。有美國網站的評論文章指出,無論是誰在烏克蘭獲勝,美國都將是戰略輸家,這並非無的放矢。道理很簡單,經過這場戰爭,俄羅斯將不可逆轉地疏遠美西方,轉而加強與中國以及印度、伊朗、沙特等國的關係。一旦這些國家抱團尤其是中俄聯手,美國霸主地位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歐洲國家的日子更不好過,眼前的能源危機和通脹危機就很難拆解,即將來臨的寒冬大概只能燒柴過日。最諷刺的是,歐盟批評俄羅斯將能源出口當成武器,其實率先打能源牌的正是歐盟,他們在俄烏衝突開始後即緊跟美國步伐宣布減少購買俄羅斯能源,連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也廢棄不用,結果受害的恰恰是自己。由此可見,歐洲政客們的集體智商確實有問題。
評論員 陳競立
原文網址:強詞有理:誰是輸家 | 東方日報 | 要聞港聞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20831-0831_00184_003/
社評:戈爾巴喬夫功過追思 大國修好不繼留遺憾
https://news.mingpao.com/pns/%e7%a4%be%e8%a9%95/article/20220901/s00003/1661969261686/%e7%a4%be%e8%a9%95-%e6%88%88%e7%88%be%e5%b7%b4%e5%96%ac%e5%a4%ab%e5%8a%9f%e9%81%8e%e8%bf%bd%e6%80%9d-%e5%a4%a7%e5%9c%8b%e4%bf%ae%e5%a5%bd%e4%b8%8d%e7%b9%bc%e7%95%99%e9%81%ba%e6%86%be
……
「是誰輸掉俄國」須反思
中國前外長李肇星在回憶錄提及,有次碰巧與戈爾巴喬夫同坐一趟飛機,曾問為何蘇聯短短數年就解體,戈爾巴喬夫回答是「我們(蘇聯)沒有鄧小平」。歷史功過評價,有時很難不受成王敗寇定律影響。1996年俄國總統大選,戈爾巴喬夫參選,得票不足1%,已經說明俄國人對他的評價。相比之下,西方世界特別是美英,將蘇聯解體視作西方勝出冷戰的歷史時刻,戈爾巴喬夫從內部動搖了蘇聯,幫西方除去了數十年大敵,評價自然正面;一些西方輿論還趁機借昔談今,抨擊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走回頭路,揮軍入侵烏克蘭,企圖復辟蘇聯,破壞歐洲和平。不過話說回來,當今歐美又有多少政客和輿論,肯去認真思考「是誰輸掉俄羅斯」這個問題?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西方曾有數年蜜月期,倘若美國願意本着平等尊重原則,化解數十年宿怨,說不定美俄真可長遠化敵為友,現實卻是華府將俄羅斯當成「戰敗國」,趁着俄國虛弱,予取予攜。美方一再堅稱,從無白紙黑字向俄羅斯承諾北約不會東擴,然而解密文件顯示,1990年兩德醞釀統一時,美英曾一再向俄方傳達「北約不進一吋」的信息,就連中情局前局長蓋茨亦說,當年蘇聯「有被引導」相信北約不會東擴。普京侵烏違反國際法,惟俄羅斯認為在北約東擴問題上被騙,亦非毫無理由。
西方輿論近月紛紛引述所謂「熟悉戈爾巴喬夫」的人,指這位前蘇聯總統不滿普京毁了他的外交政治遺產,然而必須指出的是,過去10多年,戈爾巴喬夫亦曾在不同場合抨擊美國背信棄義,「一邊拍俄羅斯膊頭說做得好, 一邊撕開我們、搶掠我們」。西方有選擇地緬懷故人,不過是延續大國博弈與強權鬥爭。2007年,戈爾巴喬夫曾說,「俄國可以是美國的可靠伙伴,但當然俄國也會捍衛國家利益」。如果歐美政客有將他的說話聽進耳裏,也許當下俄國與西方關係不會如此惡劣。
俄烏戰爭將如何收場?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4%BF%84%E7%83%8F%E6%88%B0%E7%88%AD%E5%B0%87%E5%A6%82%E4%BD%95%E6%94%B6%E5%A0%B4-/336876
Alex Chan
爲什麽施生到現在還是認爲「莫斯科原本是想一擧攻攻陷烏克蘭首都基輔呢?莫非施生也沖不出英美政府及主流媒體認知作戰的宣傳? 網上已經有不少西方有識之士指出,普京不是一個莽漢,普京從一開始就沒有派足夠的兵力作占領基輔之用,他只是指揮俄軍大鑼大鼓的佯打基輔,目的是把烏軍的主力部隊留守保護首都,分不出足夠精銳部隊去支援烏東對抗俄軍,實質俄羅斯的目標從來都只是烏東的俄語地區。 若說普京有什麽錯判?可能是沒想到俄羅斯的傳統武器已經落後美國這麽多了,特別是無人機。。。。所以在不少戰役失利損兵折將,但改變不了俄羅斯和烏克蘭軍力強弱懸殊的形勢。到現在烏軍力所剩無幾,往後烏克蘭只會重點用雇傭兵和逼迫自己國民打巷戰、遊擊戰和恐怖活動戰。
至於點收科? 不知道呢! 但形勢上俄羅斯學乖了,普京絕不會中美國的計把自己深陷泥沼如前蘇聯被十年侵略阿富汗拖死。看形勢俄羅斯人想通了,從此甘願做個亞洲國家,全面靠攏中國,做「中國的加拿大」。美國及西方想搞死俄羅斯,反而促成中俄冰釋歷史前嫌,可見的將來建立命運共同體,開展歐亞陸權的新世紀!我們作為中國人生長在這年代看見歷史,很有看頭啊!
Lam Ray
俄羅斯最初攻打基輔的意圖不得而知,大家都係估下,中俄靠攏非新近事物,兩國敵對已是半世紀前,現今已無意義。俄羅斯地大資源多,但自身開發能力低,中國曾提出協助俄開發,但對方反應並不積極,如果中俄真能做到全方位合作同盟關係,不久將來可以主導全球。
學者苦口婆心 華府置若罔聞
俄烏戰爭 北約必敗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5%85%A9%E5%B2%B8%E5%9C%8B%E9%9A%9B/odn-20220907-0907_00192_001/%E5%AD%B8%E8%80%85%E8%8B%A6%E5%8F%A3%E5%A9%86%E5%BF%83–%E8%8F%AF%E5%BA%9C%E7%BD%AE%E8%8B%A5%E7%BD%94%E8%81%9E
……
……
他透過不同學術會議、對媒體公開講話及學術文章,不停地批評美國政府圍堵俄羅斯是嚴重犯錯,如果華府不能接受中、俄可在古巴、加拿大或墨西哥有軍事或核武設施威脅美國,為何可帶領北約5次東擴威脅俄羅斯?
……
……
最後,米氏更惋惜美國主流媒體漸漸失去客觀性,一面倒支持政府錯誤立場,打壓批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