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通脹面面觀」
通脹就是消費物價上升了,我在7月9日及7月15日曾貼了兩篇博文談通脹,意猶未盡,今天再補充一些。
生活指數上漲,受很多因素影響。譬如自去年尾開始的這一波全球通脹,起因是疫症導致供應鏈紊亂。而美歐日大做QE,令消費力仍保持強勁,供求失衡,再加上俄烏戰爭,更擾亂了全球經濟,令通脹惡化,但所有因素中,譬如能源價格高漲,農產品價格暴漲,運費暴漲等等,都是可以解決的。現在世界的現實是生產力過剩,閑置,產能很多,所以當商品價格高企,供應自動會增加,我們看到石油,殼物,基本金屬價格都在回落,但造成通漲的最基本的兩個元素,一個是工資,一個是房屋租金,這兩個因素就不像商品價格,基本上是祇漲不跌的。
央行加息的目的,就是要讓經濟放慢,甚至出現衰退,工資跟租金上漲的趨勢受到抑制,譬如失業增加,工資就漲不上去,樓價下跌租金也漲不上去,通脹就受控了。
美國7月通漲比預期小,因為油跟大宗商品跌價很明顯。
而通脹數字是眼前價格跟一個月前比或一年前比,祇要薪金停止上升,租金停止上升,原材料跟能源下跌,通脹就下來了,但並不表示消費品比以前便宜,祇表示價格沒有進一步上升而已。
普遍都獲得了加薪對較高的生活指數也能容忍,市場又會恢復平衡,但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已經下降了,這就是通脹的本質。
美國的「降通脹法案」有用嗎?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7%BE%8E%E5%9C%8B%E7%9A%84-%E9%99%8D%E9%80%9A%E8%84%B9%E6%B3%95%E6%A1%88-%E6%9C%89%E7%94%A8%E5%97%8E-/333078
Nelson Lo
現在所謂民主體系已變成民選主義,政客做什麼都是看選票,不是解決民生,過去資訊不發達,人民水平不高,騙選票容易蒙混過關,現在政客仍然利用過時方法騙選票,猶如皇帝的新衣,市民知道政客沒穿衣,又如何?
Wai Leung Yip
this is USA’s traditional tactic similar to saying Iraq’s laundry powder is massive destructive chemical weap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