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俄烏戰爭背後各國的算盤」
俄烏戰爭打了100天了,開戰以後隨着戰場形勢的變化,世界上各相關國家的態度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先看支持烏克蘭一方的,最出力的是美國,帶動組建盟國援助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看到俄羅斯軍事實力這麼差,軍備和技術這麼差,美國也已不緊張了,它積極從各方面援助烏克蘭,是想拖垮俄羅斯,但美國也不希望烏克蘭大勝,將俄羅斯逼至絕路,所以在重型武器援烏方面是很有保留的。
歐洲最積極援烏的是波蘭,它有多次被俄羅斯侵略瓜分的慘痛經歷,俄攻烏,波蘭有一種唇亡齒寒的感覺,但波蘭的援助跟它在這場戰爭中能起的作用都限於國力,是有限的。
西歐最大的兩國法國和德國,看到俄羅斯實力不足,已經沒有被侵略的危機感,它們支持烏克蘭,注重眼前實際的經濟和民生困境,但它們更希望戰爭停下來,烏克蘭損失一些領土也可接受,所以法,德作為西歐大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又少又慢,烏克蘭如有大量先進武器,戰爭更停不下來。
美國希望烏克蘭能撐下去,但也不支持烏克蘭大勝,冒俄羅斯動用核武的風險。
西方國家在戰爭開始時非常緊張,看到俄羅斯沒有想像中強,各國自身現實的經濟利益更形重要,歐洲希望盡快停火,能源供應,穀物供應能回復正常,就是美國也出現要打到幾時的不耐煩心理,戰爭雖然消耗俄羅斯國力,也在耗損美國國力,烏克蘭更是成為戰場,苦不可言。現在俄羅斯外長已經放風,俄羅斯祇要佔領完整的頓巴斯,它的目標越改越少,和談還是可能的,烏克蘭要聽美國和法德大國的話,如沒有援助,它是打不下去的。
俄羅斯背後有中國,中國從本身利益考慮也不希望俄羅斯大勝,國力增強,但也不希望俄羅斯戰敗,國內動盪,中國希望一個大為削弱而已沒有西方盟友的俄羅斯戰後倒向中國,中國是唯一一個可以吸納俄羅斯資源的大國,如果俄羅斯成為一個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的小兄弟,俄羅斯的豐富資源以及它在國際上,在中亞中東的影響力,也許都對中國有用。
請問張先生如何看中國和香港被剔除swift的可能性和影響?
若然有一天香港被剔除swift, 小市民應如何提早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