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隨筆
執筆時是十九日上午11:15分,恒指跌了520點。上週宣佈降準的消息,本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但在防疫政策繼續清零以及又有管控科網公司的消息出台,這樣一個利好消息如泥牛入海,無影無蹤了。
中國經濟底子是脆弱的,我們資源不足,能源靠大量進口。我們沒有優質鐵礦,幾乎100%靠進口。我們沒有木材也靠進口,我們農地有限,人口眾多,除了大米,政府政策保住自給,其它大豆,玉米,進口數量如天文數字,我們靠的是人民的雙手勤勞的工作,如果真的大家都躺平了,吃什麼?如果打仗進出口都斷了,怎麼辦?
外國基金關心中國的,投資中國的,都對中國近年一些政府打擊私企的措施不理解,為什麼自殘經濟?等它們明白這是糾正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出發點是政治正確,它們開始懷疑繼續在中國投資是否風險太大?
劉鶴召開穩定金融的會議,說是發展經濟是第一位,但各地防疫封路封城,政府繼續「指導」網企,要它們提高員工薪酬,福利,又要它們降低售價及服務費,這不是要逼它們破產嗎?政府一廂情願,用自己的「理想」來指導經濟,不尊重企業自主運營的權力,令在市場上做生意的老闆不安,令投資者灰心,政策不改中國經濟很難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