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1 )

        今天共有兩篇雜談。

        「改革開放的偉大踐行者——朱鎔基」

        打倒四人幫以後,鄧小平復出,面對「文化革命」留下的殘垣斷瓦,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新思想,鄧的第一句話是發展經濟是硬道理,祇有經濟發展了才談得上其它目標。他的第二句話是摸着石頭過河,鄧的思想上是要將中國經濟引向市場化,但沒有現成的理論或經驗應該如何施政。

        在七九年提出改革開放,到八九年,中國經濟是有進步,但發展很慢,問題很多。最大的問題是文化革命時,中國真正是一窮二白了,民間沒有資本,沒有技術,中國社會長期跟外界封閉,十分落後。

        朱鎔基1993年獲委任國務院副經理,1998年任國務院總理至2003年退休。

        這十年是改革開放的關鍵十年,中國市場開放,憑藉極低的勞動力成本,極低的土地成本,中國吸引了大量外資,帶着技術,帶着先進的管理方法,帶着外國市場進入中國,經濟開始飛速發展。

        朱鎔基在十年任內,利用赤字經濟,國家大規模搞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以前沒有高速公路,在朱的任期內基本完成了高速公路網,八十年代時,中國的通訊設施非常落後,不完善,全國現代化的通訊網絡也是在朱的任期內基本完成,全國鐵路網也更完善,設備和技術得到更新。

        朱還完成了將大批省級以下國企私有化,各地有不同的模式,但完成私有化以後大批國企脫胎換骨,以前效率低下,年年虧損,彼此拖欠資金,工資都發不出來,私有化以後,經營效率大大提高,很多私有化國企短短二十年間發展成國際級的大公司。

        在企業私有化時,國務院在全國農村推行產權和使用權分離,產權屬於國家,使用權屬於農民,使用權可以有價轉讓,這一政策釋放了大量土地財富,已形成了中國農村,現在廣泛高效農業合作社制度的形成,城市中國有房屋的使用權,也可以轉讓,也釋放出大量財富並讓資源能有效調配。

        中國經濟打破了國有制的框框,發揮出從工人到經營者每個人的積極性,在國際競爭中毫不遜色,中國已成世界最大製造業強國,高新科技也飛速發展,私人企業的貢獻是無法抹殺的。

        中國有今天的成就,朱鎔基是功不可沒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