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隨筆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股市隨筆」及「雜談」。

        美國和歐洲眼前通漲勢頭很猛,兩地央行都在談論加息,美國上一次通漲高企已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事,三十年前的事了,年輕網友可能未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三十年裡全球主要經濟體通漲都很低,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開始加入全世界生產鏈,中國勞動力便宜,土地便宜,降低了生產成本,現在此一因素漸漸在淡化。這一次全球通漲,跟疫情打亂了生產鏈,物流鏈有關,供應減少了,但歐美大做QE,雖然許多人不工作,但一樣拿工資,需求沒有減少,通漲就開始了,對付通漲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加息,加息能減少消費,例如正在供樓的人,一加息供樓負擔增加,自然要減少其它消費。加息又提高了投資成本,本來想買樓的可能不敢買了,本來要投資擴大業務的,可能也要放慢計劃,總之,抑止消費和投資,通漲就自然下來了。照以前經濟發展的週期,就是經濟衰退→央行減息,政府推一系列刺激措施→經濟復甦→經濟過度繁榮,信貸過度膨脹→政府加息→引發另一輪衰退。

        雖然三十年沒有通漲,但這個規律相信依然起作用的。

        這一次通漲跟疫症流行有關,所以通漲剛冒出苗頭時,美聯儲不以為意,認為生產物流正常之後通漲會回落,但資產價格大漲 (歐美樓市股市都大漲),大宗商品大漲,最後近期歐美工資都在上漲,聯儲局開始緊張了,工資是不會下降的,股市樓市如形成泡沫也是危險的事,所以加息的說法很熱,可以說三月聯儲局加息是確定的了,分歧祇是加0.25厘還是加0.5厘,聯儲局每一個半月開一次會,今年內每次開會可能都會加。

        加息讓經濟冷卻,也不是立竿見影的,三月加0.5厘可能會嚇怕市場,循序漸進,每次加0.25似乎已成共識,股市樓市亦已做出反應。

        中國則不同,去年政府的很多動作,也有人稱之謂折騰,造成經濟上失衡。照官方說法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所以中國跟西方經濟在不同週期上,是在繼續放鬆銀行的路上,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應該轉好,香港股市當然也會好。

        香港的問題是疫情雖厲害,但致死率並不高,政府要搞全民強檢,禁足,似有擾民之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