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烏克蘭局勢很緊張嗎?」

        烏克蘭局勢緊張已經吵吵嚷嚷近一個月了,現代戰爭的精髓是制敵於不備閃電戰,如果俄羅斯真要打烏克蘭佔領基輔會用這種拖拖拉拉的戰法嗎?俄羅斯在大白天毫無掩飾大鑼大鼓調動軍隊都有意讓美國看到哪裡是真心想打?祇是製造一種聲勢逼迫美國,北約跟它談判,俄羅斯宣稱它的目標最主要是要北約承諾,不會接受烏克蘭成為成員國,北約以美國為首不肯白紙黑字同意這一點,實際上談判中我們不知道的秘密交易可能會有很多,現在看來雙方已談得差不多了,都在找下台階,大仗是肯定不會打了。

        烏克蘭有四千多萬人口,它的工業,科技在原蘇聯版圖內是非常強的,烏克蘭從俄羅斯控制下分裂出去,獨立了,而且立場親西方,對俄羅斯打擊非常大,俄羅斯從此在世界上成了一個二流甚至三流國家,它的GDP祇跟南韓差不多,而且其中大量依靠原油,天然氣及木材等天然資源出口,經濟是很薄弱的,它的軍艦,飛機也都老舊了,打仗可能也力不從心,而且世界民族主義已經覺醒,再想去征服並統治烏克蘭是自找麻煩,以美國之強之富,小小的阿富汗都壓不住,何況俄羅斯對烏克蘭?所以所謂俄烏緊張祇是鬧劇,俄羅斯也肯定得到好處,西方可能有默契解除對俄某些制裁,細節我們可能不得而知。

3 responses to “雜談

  1. 一家之言

    坦言集:烏克蘭之敗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8%81%9E%E6%B8%AF%E8%81%9E/odn-20220131-0131_00184_001/%E5%9D%A6%E8%A8%80%E9%9B%86%EF%BC%9A%E7%83%8F%E5%85%8B%E8%98%AD%E4%B9%8B%E6%95%97
    美國勢弱,可見諸於外交戰線節節敗退。借烏克蘭危機,本可鞏固在歐洲的控制,重振北約的約束力和在國際上的戰略作用。可惜對手普京及俄羅斯政府已看透美國的虛弱。
    ……
    若美國再無法破壞,烏克蘭的局勢便由危轉穩。美國在國際政壇上,又大大地再重跌一跤。

    • 坦言集:烏克蘭不戰

      近幾天烏克蘭的危機轉變得很快,德法俄烏的諾曼第式會議取代了俄羅斯與美國、北約的安全保障談判。美國與北約還是要與俄羅斯繼續談判,但已失去了重要性。德法俄烏的會議依循明斯克協議,實實在在,有路徑發展,不像美國、北約之與俄談判,全無誠意,也不願與俄就俄國的提議框架進行討論,因此不可能有任何積極結果,反倒是被德法俄烏的會議主宰了烏克蘭危機的解脫。

      烏克蘭方面,總統澤連斯基公開地與美國不同調子,在美國軍援之際,他卻與總理討論烏克蘭的經濟和招商問題。澤氏提及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20億美元融資,加拿大有1.2億美元貸款,歐盟在12億歐元外,還有更多,他正在等候來自美國與法國的資助。在戰火將燃時談經濟援助,便是表示戰爭的機會不存在或烏克蘭本身不願作戰。烏克蘭總理更召集駐基輔的外國使節、國際機構代表開會,總統與主要內閣官員出席,主題是招商。總理強調烏克蘭會堅定不移進行政府改革,目的在創造可使外商安心在烏國投資的環境。外商投資必然要在非戰環境,這亦應是烏克蘭政府一個全面表態,不願有戰爭。出席會議的有主戰的國防部長,讓他出席招商引資的會議,便是以他來保證不會有戰事,表達的訊息便十分明確。

      在烏克蘭與歐盟都表態之後,美國猶豫不敢說戰或不戰,英國卻宣稱戰事一起會派兵支援,一改早前說戰爭開始便撤走駐烏軍事顧問的態度。或許是英國首相約翰遜陷國內危機中,要借外交強勢來爭取支持,避免下台,也同時顯示出英國的虛偽和不識時務,他此舉肯定會使英國與歐盟的關係更形惡化。

      德國正上下團結一致去應付烏克蘭危機對歐洲的威脅,希冀避過美國設下與俄羅斯交惡的陷阱。英國不思協助,反趕在美國總統拜登之前顯露鷹派嘴臉。但明眼人都會看到約翰遜實際的政治企圖,為了挽救個人政治命運,不惜破壞歐洲與世界的和平發展。英國已不單止不是大國,更正發展為卑鄙小國,下降為美國的走狗,可亦不一定會對美國忠誠。

      中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亦與烏國有基建投資合作的協議,在該國當前關鍵的政治轉向時刻,應該可以用中國的經濟力量支持與拉攏該國,幫助俄羅斯摧毀美國在東歐的圍堵,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縱深發展。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