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恒大地產還能救嗎?」星期六的冥想。
恒大地產可能破產的傳言滿天飛,政府已派了工作組進駐,很多到期的債息都已停止支付,市場最想知道的是它還有救嗎?
恒大過度借貸,過度擴充,財務有問題已經傳了有兩年了,但它的做法不是立刻緊縮而是充闊佬,資金充裕的樣子,現在充不下去了。
恒大自己的財報,它的負債已由7000多億人民幣降至5000多億人民幣,可是現在發現它的負債可能遠不至此數。它發了很多理財產品,購買了它理財產品的大眾全是它的債主,總額是多少?似乎沒有看到確實的數據。它又強迫公司員工購買自家公司的理財產品,為數也不少。它又欠建築公司,原材料供應商大筆材料費,工程費,當然還欠銀行巨額貸款,還有購買恒大債券的機構投資者,所以它的實際負債有人估計可能高達2 – 3萬億人民幣。
一家財團的公司要拖時間,準時還本付息,唯一方法是變賣資產,差的資產沒有人要,賣掉的一定是好資產,現在去救它,可能為時已晚,一個原因它的優質資產能賣的一定賣了,不能賣的可能已被債權人扣住,剩下的劣質資產賣不出,也不值錢的。
更主要的是它信譽已失,債權人不再有耐心,債權人心態可能是早一點討可能還分到一點,太晚了渣都沒有了,大家一起討債,恒大就完了。現在已是這樣情形,小債主,包括買入理財產品的,建築包工頭及工人,都已上街影響社會秩序。
政府進駐如果政府願意拿錢出來,又下令銀行不要追債,當然可以救它,但這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政府也不一定願救這樣一家私企。
最大的可能政府控制住恒大現有的資產,打包賣給有興趣的買家,收回的資金以一個折扣價還給人數眾多的小債主,不讓事件演變成社會事件,恒大宣佈破產,銀行及機構投資者排隊在最後,可能什麼都分不到了,撇賬了事,它們自己也有責任,當時為什麼買恒大債券?就因為它息高嘛。
其它有財困的發展商要及早行動,有困難的要及早救助,希望不會形成大規模發展商倒閉潮,那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