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2 )

        「中國為什麼全面剎停課外培訓補習行業?」

        中央最近有一系列行業監管舉措,「反壟斷」,「強調大數據安全」,「整頓娛樂界飯圈現象」,「潔淨網上遊戲的舉措」,「反三俗」。直到最近的「雙減行動」,近乎禁止了課外培訓和補習班,乾脆以後英文科取消考試,以前的校外補習英文科是最大的一頭,現在釜底抽薪,以後英文補習似乎非那麼必要了。

        中央的一連串舉措大家都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背後有沒有沒有宣佈出來的深刻的目標?

        我覺得中央有關部門可能認為「教育培訓」已發展成畸形的規模,龐大的行業 (去年總收入大約2.8萬億人民幣),吸收了大量有用的資源,但成為一個歛錢的行業,壓迫學生和家長,實質上對提升學生質素幫助不大,甚至有害,將整個行業斬掉,讓資源回流到能創造真正價值的經濟體系中去,這個想法可能是對的,對學生中的精英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必需的補習的資源家長還是找得到的,不需要那麼龐大的教培機構。根據同一思路,中央有關部門認為網上遊戲對於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兒童影響不好,不提那些暴力,色情的遊戲,就是健康的遊戲也佔用青少年太多時間,影響他們發育成長,看上去這是一個長期政策,現在已經有了在節假日每天祇能玩一小時的政策,如果仍不見效可能出來更嚴厲政策,勒令網上遊戲,網站每天開放的時間,總之政策背後並沒有什麼其它理由,就是政府不喜歡現在網遊佔用青少年那麼多時間,影響他們健康成長。

        以這個邏輯來看,政府為什麼批評美團對送貨大哥太苛刻?政府可能不認同這樣的服務模式,美團和同類公司現在都是鬥燒錢,搶生意,如果送貨大哥的工資福利大幅提高,這生意模式還做得下去嗎?就是要逼你們停業將勞動力和資源回歸到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中。

        「大數據」要交給國家管理,資本不能無序擴張,大型和巨型的私企,要有某種形式接受政府的監督。

        淨化社會,淨化網絡,加強政府的全面監控,當然私企仍然允許存在,有創新,有實質經濟活動和效益的仍受鼓勵,如果有巨額利潤,政府有理由多抽一些稅。

        以這個邏輯來看,主業是遊戲,閱讀,送餐服務的網絡公司都不應去投資。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