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宗教的由來及宗教對社會的影響」

        昨天跟一位博學朋友午餐,不知如何,話題專向了宗教,朋友的見解似乎很有道理,在這裡跟網友分享。

        朋友說人活在世界上,有三樣最基本的,可以說是生存的需要。一是吃飽肚子,二是要有性,傳宗接代,第三就是生存的安全感。

        人是渺小的,自然是無比宏大的,人對於明天會發生什麼?將來會發生什麼?心存恐懼,自己不能控制,明天能獵到野獸嗎 (有沒有東西吃?) 明天會遇到危險嗎?自己生了病怎麼辦?

        為了滿足人的第三種基本需求,宗教就自然產生了。原始的人認為太陽,月亮,雷電,大火,就是神的存在,膜拜太陽,月亮跟火,就是膜拜神的力量,希望神會帶來風調雨順,平安生活。

        跟着,大概距今四千年,有思想的傳道者開始出現,編造神的歷史,人跟神的關係的故事,制定拜神的儀式,於是現代宗教就產生了。有一位全能的神護衛你,有一群同樣信念的教友圍繞着你,大家互相幫助,互相關懷,每個人的安全感都大增,所以各種宗教有那麼多信徒,都是不同程度上迎合人需要安全的渴望。

        不同宗教,還定下了很多教規,有關於食物的,有關於殯葬的,今天看來,很多規矩是符合衛生和防疫的。

        根據朋友的看法,教規越嚴,對教徒約束越嚴,嚴格的教會,反而凝聚力大,而且這種信仰世代相傳,形成政治勢力,影響今天很多國家的政治。

        相比之下,中國人敬仰祖先,並沒有哪一種有神論主導過中國社會,主因是中國的文化核心是儒學,不信鬼神,中國人對於宗教並非那麼執着,即使沒有文化的平民,他不介意拜的是什麼神,祇要是神就拜,保祐他一家平安就心安理得了。

        宗教讓我們在生的時候,提供一種平安感情給我們,又許諾我們死後進天堂得永生,當然信徒不少。

        順便提一句,中國人信仰佛教,並不認為世界是由神創造的,而是主張世界本來就是存在的。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勸人為善,自己修行可以成佛,並沒有靠神來救贖這樣想法,又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限未到」的說法。我自己並沒有特定的信仰,看起來正統的宗教都有積極的意識。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