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隨筆
有消息說中國證監會表示,創造條件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穩定政策預期和制度環境。
這條消息一出中概股普遍大漲。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外資揸了不少,特別像阿里巴巴本來大股東就是南非一個基金,後來將它持有的阿里股票另成立一獨立公司在倫敦上市,而阿里本身又在美國上市,所以外國投資者份股比例非常大。滴滴事件以後,外資已經害怕,美國可能以不符美國監管要求將中概股踢出市場,再加上中國加強監管,外資認為中國要重組底層經濟結構,分配制度,又不知道中國真正要怎麼做,所以大舉拋售中概股。
上述新聞至少表示中國並不想與美國割席,願意討論雙方均可接受的審計準則及程序。
最新的關於中央經濟工作會對金融,股市的政策闡述,並沒有新內容,祇是加強監管,嚴控風險,一貫以來都是這麼說的,香港又批准開放中國股市指數期貨市場,讓外資多一對沖渠道,消息均屬正面。
至於網絡大股,阿里巴巴,京東,集中在網售及「雲」業務,監管對它們業務沒有實質影響,騰訊以及一些資訊提供者,則麻煩一些,遊戲業務,反「三俗」不知對它們業績有什麼影響?中央已經有聲音,「過度監管」帶來風險,且看以後市況如何發展。
如短線看股市,可能最壞情形已過。
經略
來自雪球修改於昨天 23:56
https://xueqiu.com/4873740715/195082696
美國從阿富汗抽身非常果斷,大概率下一步就是重返亞太,重返亞太必定會打台灣和南海牌。所以可以預期的是,民主黨執政的這幾年的主要精力應該會用到和中國的地緣政治博弈上,而博弈的核心就是台灣和南海,南海因為菲律賓的態度比較漂移暫時不好切入。那麼台灣就是美國最合適的切入點,而這裡又是中國必守之地,所以一定會有地緣摩擦。考慮到外部的威脅,那麼國內軍工裝備升級和換新的速度一定會大幅提速。那麼A股軍工科技(非傳統軍工)板塊會不會有非常合適的機會?考慮到鋰電、光伏、半導體的估值和空間,有確定邏輯承接資金的板塊真不多了,加之流動性已經有收緊的預期,其他沒有政策指引的板塊是不需要考慮的,最後能選出來的板塊真不多。
$軍工ETF(SH512660)$
sanlangsan 今天 07:28
大力強軍沒錯,武統台灣是必須的。似乎不必真打,武力封鎖就行了,同時擺出同美軍拼死一戰的架式,讓其知難而退,對島內採取攻心戰。
【佛系股評】祖國又贏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market/article/2890972/%E3%80%90%E4%BD%9B%E7%B3%BB%E8%82%A1%E8%A9%95%E3%80%91%E7%A5%96%E5%9C%8B%E5%8F%88%E8%B4%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