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氣候暖化與可再生能源」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科學家就開始呼籲,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引起了地球氣溫的上升,當時的預言一一兌現。過去100年,地球氣溫升高了1℃,過去30年地球氣溫大約升高了0.5℃,不要小看這1℃的升溫,高山冰川和南北極冰層在加速融化,風暴更猛烈,洪水更多,照現在這樣速度,2050年地球氣溫可能再升1.5℃,氣候如何變遷現在無法預測,科學家最擔心的是環球氣溫上升會不會觸及一個臨界點?到時候北極凍土帶解凍會有大量鎖在地下的甲烷氣體逸出,而甲烷比CO2的溫室效應要強20倍,到時候地表溫度失控,可能現存的生態鏈遭到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大幅惡化,說得難聽一點,可能是世界末日。

        積極的信息是溫室氣體減排,今天已成世界各國的共識,而清潔能源 (無CO2) 排放的能源在技術上亦已成熟,而且成本可以同傳統的化石能源相競爭。

        主要的是太陽能及風能。

        我做了一些資料收集,發現新能源發電的公司,業績都不太好,以前靠國家補貼,而補貼政策經常改變。而今年,中國國家對光伏行業的補貼將完全取消,風電也是差不多處境,風電公司也賺不到錢。

        但是我發現為清潔能源提供設備的公司都是賺大錢的,就是生產太陽能板或薄膜的公司,以及大能量儲電設備的公司,也就是生產鋰電池的行業也是賺大錢。

        這兩個行業中的領頭公司,有點像20年前網絡新經濟開始發展的大網絡公司,未來20年將有高速增長。

        太陽能發電設備最有代表性的是信義光能 (968),鋰電池行業最有代表性的是寧德時代 (A股上市) 及贛鋒鋰業 (1772),現在去投資可能已是晚了一些,它們股價去年都漲了幾倍,但長遠來看現在僅是它們行業起飛的階段,後面好日子至少還有二十年。

One response to “雜談

  1. 在再生能源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實用技術,就是位於淺海上的風力發電。在荷蘭海上的風力發電已經佔了全國用電量的24%。在適宜的海邊,海上的風很強,也比較穩定,而且又不需要佔用土地,所以前途很大。為了把發電效率提高,這些發電機的螺旋槳必須做得很大,最長的有一百多米長。這個技術在中國國內還不是強項 (螺旋槳是美國的GE,高功率的渦輪發動機是德國的西門子)。不過相信在中國風力發電設備的龍頭公司中,一定會很快掌握這個技術。可以作為長期投資。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