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人口老化危機」
中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實行一孩政策,搬出了馬爾薩斯人口論。馬爾薩斯在1798年發表了人口增長的理論,他認為人口以幾何級數增加,而農業產量以算術級數增長,所以如不控制生育,會產生大飢荒。
馬爾薩斯的理論建立於當時的生產方式及技術水平,當時也沒有避孕技術,祇能說在那個年代,這理論是有道理的,後來人類發明了避孕技術,生產水平也大大提高,這個理論顯然過時了。
今天人類面臨的問題不是人口過剩,而是人口萎縮和老化。剛看到一個日本的數字,有調查發現日本女性有大約20%選擇不結婚,結婚的女性中有40%選擇不生孩子,也就是說日本有一半女性是選擇不生孩子的。同樣情形也在南韓,現在可能加進了中國,香港不知有沒有這樣數據?可能也差不多。生活壓力大,養大孩子開支太大,可能是原因之一。我覺得最大原因可能是女性跟男性一樣接受良好教育,有工作能力,有自己事業和興趣,不願在家生孩子帶孩子,香港容易請到家庭傭工,也許情形還好一些,日本,南韓家務都是要兩夫婦自己做的,不願生孩子很自然。
西歐,美國這種情形似乎比日本好一些,可能同宗教有關。有些宗教的教規是不准墮胎的,雖然現已不是那麼嚴緊,但傳統上女性應該生育觀念可能比較強些。非洲,拉美,生育率很高,除了宗教以外,可能避孕的知識及藥物不普及,那些地區生育率高,死亡率也高,但人口還是在增加的。
日本現在開始輸入外勞,外國到日本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入籍也很寬鬆,用這樣的方法補充勞動力。
世界是不停在變,而且似乎越變越快,農業社會三千年中社會變化很小,很慢,工業化以後社會變化很快。
現代科技更發達,新技術,新的模式快速出現,社會也跟着變化,變得更快,是不是一定越變越好?就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