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打針太慢」

        香港打防疫針已有100天,大約祇有15%的人打了針,進度遠遠落後。

        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市民受負面傳媒新聞影響,有的媒體報導打了某針以後迄今死了十幾個人,雖然專家強調死因無關疫苗,但市民憑印象,不研究科學,還有假新聞,就是打了疫苗有長期副作用,引起不明真相的市民害怕。

        另一個原因就是香港防疫做得好,幾乎是零確診,不想打針的人沒有危機感,更不想打了。

        政府不能強迫人打,但可以採取措施催逼人打,例如外傭不打針兩週就驗一次,也許有人不厭其煩願意打針了。餐廳服務業的僱主也有理由催逼員工打針,大家也在做。另一方面就是提供誘因,最直接的就是打針有獎。

        政府當然不便出面,其實可由馬會出面,打針即抽獎,例如五等獎500元,每二人有一人有機會。四等獎1000元,每十人有一人有機會。三等獎5000元,每五十人有一人有機會,即抽即攞獎,全港六百萬人打,馬會拿出30億就夠了。馬會甚至可以向社會募捐,自己不用花錢,這樣的誘因簡單直接才是最有效的,何不試試?

4 responses to “雜談

  1. 美國12歲以上已至少61%打了針,疫情基本已控制。大家看到打针有效又安全,主動打針的年青人越來越多。在不少州,打了针还可抽奬。昨天電視訪問一個大学生,抽到一百万美元大獎,笑容滿面。航空公司也推出优惠,證明自已在飛前三天打了針,机票免半。现在只有南部五州接种率低於30%,原因是保守的福音派教会作梗。

  2. 看過了很多網上資料,包括顧小培博士及袁國勇教授及國內專家,總括給我印象是現在打了疫苗只能在血液中産生大量抗體,可免於人遇上病毒時,出現重症或病危情況。
    但呼吸系統的黏膜並不能產生抗體,所以病毒是可能短期存活在人體呼吸系統中,並可再傳染其他密切接觸者。 打了疫苗的人有可能便成為社區中的隱形傳播者,所以通關復常後,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應該更容易「中招」, 除非噴鼻式疫苗開發成功,才可使呼吸系統產生大量抗體,全面抵抗病毒感染,和再傳播。
    希望各位早日接種疫苗
    祝各位健康快樂

  3. 但呼吸系統的黏膜並不能產生**足夠**抗體

  4. 陳薇院士︰正在申請霧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緊急使用

    http://www.mod.gov.cn/big5/topnews/2021-06/04/content_4886826.htm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