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隨筆

        「恒指成份股調整」

        恒指管理公司每一季度會檢討恒指成份股的組成,會加入新公司,剔出一些舊有公司,由於未來恒指成份股可能會增加至80-100間,所以不斷加入新公司的機會大一些。

        這一次的檢討,加入了三家新公司,比亞廸,碧桂園服務公司及信義光能。

        恒指成份股不斷檢討是完全必須的,因為公司不斷在變,有些原本是成份股的,由於種種原因式微了,當然要剔出,公司業務萎縮也不一定是管理不善,常常是科技進步,環境變化引起。另一方面新科技公司湧現,市值巨大,恒指應該將新興行業納入,更好地全面反映經濟實體的狀況。被選為恒指成份股當然要具備一些條件,但這些條件從來沒有公開過,可能太複雜,變數太多,難以有明確的條文規定。

        但想上去基本的考慮是:1) 公司要夠大,市值要夠大,在行業中有影響力。 2) 業務有可持續性,市場交投活躍。 3) 往績可信,經營合規合法。 4) 是所在行業有代表性的企業。

        可能還有其它考慮,應該不是十分重要了。

        如果某一企業納入恒指成份股,追蹤恒生指數的基金就必須按權重買入新的指數股,當然有新資金追捧,股價會向好。

        其次,能納入恒指成份股,就是說經過恒指管理公司精心挑選的,對該公司的形象有幫助,也是有利股價的。

        所以我們今天說的恒指多少點跟一年前說的恒指多少點,內涵上是不同的。今天恒指多了一些科網股,新科技股,跟一年前已有很大不同,所以純看走勢並不那麼科學,根本比較的內涵都不同了。

        恒指每季會小幅改動,也是為了維持指數的連貫性,恒指成份股多了,限制了一些特大公司的權重。另有一個考慮就是增加操控恒指的難度,恒指是股市中重要的基礎指標,大財團能隨意操控,那問題就大了,以前可能發生過這種情形,以後會越來越難。

One response to “股市隨筆

  1. 恒生指數服務公司對不同指數(大型股,中型,小型等)的公司的增加和剔除有定下一些要求。包括平均市值,成交量,不在證監會股權集中名單等(中,小型公司較容易受影響)。
    跟張先生的想法十分相似。

    部分投行更有指數的專家「估算」那些企業會進入或剔除在指數。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