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中台貿易」
關於中台關係,政治方面的評論非常多,在政府層面雙方唇槍舌劍,民間方面更是什麼意見都有。
一般人概念中,中國在疫症前收緊訪台遊,直至最近禁止台灣鳳梨入口,似乎都是大陸在懲罰台灣。台灣處於弱勢,但看看兩岸的貿易數字會嚇你一跳。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十一個月,兩岸進出口總量2356億美元,而大陸對台灣的貿易逆差為1277億美元,而且這個趨勢還在擴大中。中國從台灣進口大量晶片,電子元件,特別是用於手機和通訊設備,很多國產品牌的手機機芯是台灣生產的,從貨物總值來看,旅遊收入,鳳梨出口收入都是微不足道的了,但旅遊跟農業佔台灣就業人口的比例還是很大的。
特朗普時代,美國挺台灣,他是希望牽制中國給中國添麻煩。拜登上台後,美國政府表示樂意看到兩岸有對話,民進黨也任命了新的陸委主任,放出「善意」談話,但中國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前提,雙方還是尋求可以妥協的說法。
中台現在經濟都很繁榮,經濟互補互利,又是同根同氣,血統文化都是兄弟關係,中國人應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
中國不能不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老美是在告訴北京,它正在向「與台復交」邁進,它正在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台獨」,它在試探北京的底線,也在試探北京何時啟動統一時間表。
龍吟虎嘯:美台復交動作多多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306/00184_002.html
香港只是一個小問題, 重要的是下面所列出的冷戰和熱戰是未來幾十年整個世界必須面對的局面。
坦言集:地緣戰略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312/00184_001.html
新冷戰的形成,不是中國、俄羅斯的意欲。中、俄都想與美國和好,在後冷戰時期求共同發展,問題是美國不願,不願的原因是美國國勢衰落,卻又不思進取,以為倚靠打擊中俄便可以鞏固霸權,也可從中俄方面取得經濟利益,維持它的經濟繁榮。但是,美國是靠劫取別人的利益來繁榮自己,便是不公義的霸權主義,也違背它所宣揚的共同價值。
中俄兩國政府,在早段時期過於迷信美國的謊言,經歷教訓,面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殘酷現實,政府不可能賣國,便必然反抗,從維護國家利益出發,抗拒任何侵犯國家利益的外國壓力。這又反過來激發美國極右主義的加強欺壓,中俄更義無反顧地同樣加強抗拒之力。
新冷戰的產生是美國侵犯中俄的國家利益,不是甚麼文明衝突,或意識形態之爭,後者只是美國掩蓋霸權主義侵略行為的偽裝。新冷戰不是中俄兩國願意不願意,而是涉及美國霸權主義的命運,美國不會放棄或讓步,除非中俄舉手投降,或全面失敗,否則的話,新冷戰才剛開始。
正因如此,無論美國政府誰上台,也無論它操怎樣懷柔之策,都只是形式,策略稍改,本質不可能變。除非美國出現社會與政治革命,推翻金權體制,否則的話,新冷戰只會隨着美國的衰落,愈演愈烈。因為不如此,不可能在政治支撐霸權主義的政府和建制。當然,假若中俄不敗,便是美國敗亡,真的衰落沒法反轉了。
也正因如此,中俄兩國再不可能寄幻想於與美國關係改善,對美戰略便要調整和堅持到底。
調整是把「美國亡我之心不死」作為前提。既然美國亡我,我便要救亡,避免滅亡。世界會有戰爭,而且是全方位的戰爭,備戰和以戰止戰是唯一方法,且不能讓美國有任何機會得寸進尺,或在國內建立橋頭堡。備戰與抗戰便要在國門以外,不讓其有任何進侵機會。也因此,南海、台灣、香港以至釣魚島均屬前線,不能讓步。新疆與西藏也是不能放鬆的防衞線,中印之爭只能硬不能軟,中國應劃定防衞底線,逾越必打。
同樣地,俄羅斯也應定出周邊地區的底線。白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乃至波羅的海、黑海都屬防衞之列,至少要政治中立,否則便是侵犯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這樣的做法,便是舊冷戰式的劃清區域抗衡。與此同時,還有以攻為守,對中國來說是東南亞、朝鮮半島,俄羅斯是中東,中俄共同的是中亞、非洲乃至南美。這是攻守兼備的地緣戰略。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形勢逼人,美國亡俄亡華之心不會改,中俄終要結盟。
坦言集:形勢逼人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311/00184_001.html
借葉利欽時代美在俄羅斯布置下的親美勢力,借民主政治的平台,內外夾攻,企圖在俄羅斯內部掀起顏色革命,顛覆政權,特朗普和拜登誰任總統,攻俄羅斯的戰略從未改變,普京再不存幻想和僥倖。
俄羅斯對美國與歐盟的立場愈來愈強硬,再沒有顧忌,而是直接對抗。美歐怎樣對待,俄便怎樣反制。一是因為俄已受制裁多年,早已克服了困難。再加重制裁亦不會帶來更大的困難。無後顧之憂便促針鋒相對。在軍事演習的場所,在敍利亞戰場,都是如此,且俄羅斯進軍中非,開闢制美的另一戰場。
坦言集 -俄國底氣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311/00184_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