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1 )

        今天共有兩篇雜談。

        「歐洲議會譴責中國」

        歐洲議會以大比數通過譴責中國在香港打壓人權,歐洲議會中都是社會民主黨人,重視人權平等這些價值。但歐洲議會的譴責沒有法律效力,祇是說說而已,沒有實質的影響。

        美國民主黨上台,也是重視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的,在沒有其它手段打壓中國時,就會用這些題目給中國製造麻煩,在國際上敗壞中國的形象,但對中國起不到什麼作用。中國可以用脫貧,全民小康這些事實來反擊,祇是國際輿論掌握在西方手裡,中國的正面聲音外界聽不到。

        拜登開始執政,一口氣簽了十七條行政命令,糾正特朗普的政策。但他的大方針,例如1.9萬億舒困方案,2萬億新能源及改造基建計劃,在國會中必遭共和黨阻撓,七折八扣之後能做到多少是未知數。

        美國經濟要走出困境,很需要中國合作,貿易上買美國貨,外交上很多議題需要中國支持,而特朗普打痛中國,但令美國公司很痛的政策,也需要改變,但抗中是主調一邊唱抗中,一邊恢復跟中國接觸,增加互惠合作,大概是今後美中關係主軸。

One response to “雜談 ( 1 )

  1. 強詞有理:沒有幻想就沒有傷害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美國政府完成更新換代,拜登團隊的管治風格有待觀察,內政外交都是未知數,只有一樣可以肯定,那就是遏華政策將一如既往。君不見,其內閣成員椅子還沒坐暖,即紛紛展示對華強硬姿態。準國務卿布林肯揚言將重建盟友關係以應對中國的威脅,準防長奧斯汀則強調永遠不會讓中國的軍力超越美國,連一向被視為理性的準財長耶倫也明言要使用全套工具解決中國對美國的不公平政策。這些言論充滿火藥味,與特朗普團隊沒有任何分別。

    其實也難怪,美國社會從來都是講究政治正確,在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的今天,遏制中國既是其基本國策,也是轉移內部矛盾的不二法門,任何人上台都不例外。尤其是經過特朗普4年來的胡鬧,美國元氣大傷,內政外交都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眼見中國不斷崛起,美國政客既焦慮又惶恐,當然一個比一個瘋狂。

    對此,中方顯然有所準備,日前宣布制裁28位特朗普政府官員,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外長王毅在一篇文章中將中美關係降至第3位,擺在中俄和中歐關係之後,說明中方對拜登政府沒有任何幻想。沒有幻想就不會有傷害,美國不可能改變遏華政策,中國也不可能屈服,雙方矛盾不可調和,中方只能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管他白宮主人是誰。

    畢竟今時不同往日,隨着中美實力此長彼消,美國再也無法予取予攜。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尚且無法迫使中國讓步,何況是拜登政府。他們之所以不斷強調聯合盟友對抗中國,正是因為知道單憑美國一己之力不可能遏制中國,只好拉攏其他國家以壯聲威。問題是,到底有多少國家願意充當反華爛頭蟀?澳洲和加拿大這些小嘍囉身不由己,只能唯美國之命是從,但絕大部分國家包括歐盟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考慮自己的利益,未必會緊跟美國。

    評論員 陳競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