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美國民主黨上台的經濟政策」
美國大選前,市場辯論的題目是誰贏,大選塵埃落地,就要關心未來當政的民主黨的政策了。
拜登已清楚表明,他要立即再推每人派2000美元的舒困金,這是他的競選承諾,一定會做的了。
市場緊張的是他的加稅政策,企業利得稅大幅加至28%,比特朗普減稅前的稅率更高,企業盈利過1億美元的,另再加徵,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上的人,個個所得稅加到39%或者40%,企業在海外低稅區得到的盈利,要補交所得稅……,要擴大奧巴馬社保的規模,讓98%的美國人都有醫療保險,最低工資加至35美元/小時。
喬治亞州兩席參議員議席,上次11月3日投票雙方都不過半,昨天重選,執筆時開票91%,現任共和黨議員領先,但幅度極小,未開的郵寄選票很可能扭轉形勢,最後民主黨勝。
如果參議院中民主,共和席數相當,副總統是憲法規定做參議院議長,那民主黨就控制兩院,拜登的上述政策就容易通過。
民主黨的政綱是很「社會主義」的,劫富濟貧,跟歐洲長期執政的社會民主黨差不多,市場有些感到不安,西方的民主政制是選票決定政府權力歸誰,是數人頭的,時間長了總是「均富」政策成主流,對社會是有利還是不利,沒法討論,支持反對都有理據,但看起來美國會漸漸走上這條路。
現在美國中產在萎縮,本來社會形態像個棒錐,有錢人跟窮人兩頭小,中間中產人數最多,現在的形態像個三角形,底邊很長,窮人很多。
從種族來講,白人跟有色人結婚,下一代就是有色人種了,有色人種祇會更多。民主黨在大選中全國的總得率已經許多年穩超共和黨,這種趨勢還會繼續下去。
還有年輕人的觀念,對同性戀,大麻合法化,婦女有墮胎權,態度越來越開放,自由派跟保守派長期對持,保守派也總是漸落下風,是好事還是壞事也是沒有結論的,但大趨勢是如此,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