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及「回應網友 – 杰克」。
「美國政府會破產嗎?」
美國政府負債沉重,08年時標普甚至將美國政府債從最高級別AAA降了一級,但美國債務情況並無好轉,單是今年,財赤就是四萬億美元,聯儲局還每月做1200億QE,拜登新政府上台又要發舒困金,很可能是二萬億,總之是無節制發債,難道可以長期持續?
理論上美國政府是不會破產的,它的債券持有人主要是本國的保險公司,銀行,以及機構投資者,它們有大量的流動資金,視國債是最好的投資安全停泊資金的地方,不會向政府擠兌,美國債雖向外國人發售,但主要是外國政府作為政府儲備,例如持有美元國庫券最多的是中國和日本,政府都不可能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如果你拋售美國聯儲局可以輕易發聯儲局美元票據在市場上買下來。假如中國政府手上有三萬億美元現鈔,政府怎麼辦?沒有那麼多資產在市場上可以賣給你,如果買歐元債,日元債,還要貼息,比美債未必好,所以持有美債的人都不會擠兌,有人擠兌美國政府就發鈔還你,所以美國政府是不會破產的。
同樣的情形,適用於日本和中國,用本幣發行的債券是永不擔心政府還不出錢的,開動印鈔機即可以。那麼什麼情形下,政府會還不出錢呢?2011年希臘發生政府違約,因為它發的是歐元債,但它不能發行歐元貨幣,最後也是央行印鈔買下它的國債才解決問題,條件是它要嚴格遵守歐盟規定的財政紀律。
阿根庭,委內瑞拉都違約,它們本幣的國債沒有市場,沒有買家,政府祇能發美元債,但財政紀律很差,入不敷出,沒有美元還債,不得不違約。世界上很多小國,出於種種原因 (最大原因是獨裁者歛財),借了債還不出,不必一一分析了。
說到底,貨幣背後要有一個實體經濟支撐,經濟體能正常運作,創造出財富,足夠消費,本質上就沒有國家的信用問題。
現在的情形更有趣,美國,日本政府長期做QE,政府債最大的債主是中央銀行,至少今天,還看不出經濟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