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特朗普有曹操的性格」
美國總統大選,拜登已獲306張選舉人票,共和黨指控選舉舞弊卻拿不出一點證據來,但特朗普就是不認輸,還要炒國防部長,引起國防部大地震,多位高官辭職,他還想炒國安及情報的首長,祇是因為不聽他的話,還在打壓中國,撐台灣,在剩下短短的70天中還要發一下做總統的威風,可是對美國新的舒困方案置之不理,百姓和企業身陷困境全不在乎防疫的事更是不理,美國疫情嚴重跟他選舉末期大規模造勢集會有關,這種性格自私到極點,傲慢到極點,這令我想起三國時的曹操。
當年陳宮棄了官追隨在他左右,原以為他是憂國憂民的真英雄,但逃難路上曹操殺了熱情相待的朋友一家,事後知道錯殺了,陳宮問曹操是否有些對不起這一家人,曹操回答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陳宮聽了這話大驚連夜逃離,後來不知隱居在哪裡。
特朗普的性格不是美國第一,而是特朗普我自己利益第一,為了達到目標,得到利益,可以「我負天下人」,這也許就是歷史上梟雄人物的性格?
中國仍然危機重重, 需要一直保持警惕。
坦言集:不能鬆懈
美國大選應該是塵埃落定,在體制的牽制下,特朗普似乎難以作出驚人的破壞舉動。美國民主制度與政治文化偏於虛偽,但在美國之內涉及不同利益的抗衡,制度的制衡還起作用。美國的危機還未到30年代的戰敗德國,極右主義根在體制,卻未至失控,使特朗普背後的極右勢力可以公開掠奪政權。
今次大選特朗普在普選票數上僅敗,亦顯示出美國社會的極右傾向。趨勢不變,美國民眾生活條件進一步下降的話,特朗普代表的極右勢力可以捲土重來。或許正是這樣的估計,特朗普說要在2024年再選,也因此,他不急於今天敗選而要與體制決裂。
拜登上台還是美國建制勢力,只是不會走特朗普和蓬佩奧的「極端」,對中國仍然會痛下殺手,表面上是「溫水煮蛙」,堅持國際法和普世價值,背後仍會採各種厲害措施來破壞中國的發展。以民主黨及其背後金融勢力的慣例,金融危機會是殺中國於無形的手段。
國家領導人叫停螞蟻集團上市,遏止資本集團(其中怎會沒有美國因素)借上市來集資收購,擴大金融槓桿化的比例,從而掀動中國經濟的金融化,讓外資與內資合作,以高槓桿手段掌控中國的金融,乃至經濟。殺人不見血,也可與對中國和平演變的策劃相配合。這比特朗普及極右勢力的瘋狂攻擊更有效,也更顯示出他們的「紳士風度」。狼披羊皮,莫此為甚。
中國的問題是美國化了這幾十年,美國鼓吹的價值、文化深入民間,更以教育(包括海外留學)和媒體、企業文化牢牢地控制中國主流社會和精英的思想。
今次拜特朗普之賜,把美國的偽善和惡毒心腸大大暴露,也借疫情,顯示出中國社會優勝於歐美的部分制度,讓國民和領導階層可以清醒。但美國因素滲入中國的股骨,清理不易。而中國單只鼓吹革命初心,大道理可能與當前現實脫節,未必容易說服民眾,也難以與歐美經營幾百年的意識形態抗衡。政治容易抗衡,經濟也有中國建成本身發展道路,勝於歐美的去工業化和金融化。意識形態的鬥爭最為艱苦。
當年甲午之戰,中國以大國力量,先進的德式戰艦,卻敗於落後的日本小國,敗在政心、軍心、民心,也與鴉片戰爭一起把中國的根基破壞,開啟百年恥辱,影響所及,還在今朝。
特朗普下拜登上,中美角力沒改,角力的方法不同,中國能否借美國換屆帶來的調整時間空間來好好部署,免再陷於特朗普攻擊時的被動和驚惶失措?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中國面臨艱難的選擇!
龍吟虎嘯:武統台灣 不得不爾
中美如果發生戰爭,最大的火藥桶是海峽兩岸,最大的導火索是台灣在美國支持下走向「台獨」,令北京不能不加快武統台灣。現在的問題是台灣當局在「謀獨」目標下特別積極主動的參與美國發起的中美國運之戰,山姆大叔為了加強台灣方面的「謀獨」力量,加重成為老美打擊中國的「重武器」及美台空前大手筆的大做軍火交易,「軍事交流」也空前頻密且「幫助訓練台軍作戰」。
日前有消息說,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赴台灣,訓練台軍的海軍陸戰隊、兩棲特勤中隊,訓練突擊舟及快艇滲透作戰。與此同時,台灣將向老美購買足夠9年之用的海軍艦艇彈藥。美軍公然入台,不論出自何種原因、理由,都是極為嚴重危險的舉動,是對中國國家主權的挑釁和侵害。台灣當局此舉更是向尋求美國軍事保護「台獨」邁出一步。
這個門一開,今後美軍就可以大模大樣的駐紮台灣,此等同美國的軍事力量進入中國領土,這和當年日本關東軍在偽滿洲國的「協同」下「進入東三省」有何區別?台灣當局和當年偽滿洲國的分裂國家有何區別?對此,北京將何以應對,如何保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目前中美關係的變化,兩岸關係的變化,正在清晰的告訴北京和世人,「和統」台灣、和平統一祖國已近絕望,正在催逼北京考慮何時動手或「以武逼和」或乾脆動武拿下台灣,粉碎「台獨」,驅趕美國入侵台灣。當然,北京要下這樣的決心頗為不易,因「和平統一」一直是北京的「時代主調」和大政方針。不過,比起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的實力變化、海峽兩岸的形勢變化、台灣內部「統獨力量」的變化、中美關係的變化,現在下決心已易於往昔,也有不得不爾的形勢使然。
時下,北京正在積極備戰,不斷在行動上發出警告,形成壓力,宣傳上「和統台灣」直線降溫。對北京而言,動手的時機很重要,選擇何種動武方案很重要。這些主動權皆在北京手裏,台美無懼嗎?還想猖狂下去嗎?
評論員 柳扶風
陳宮後來去了呂布那裡。
在曹操生擒呂布時一起被俘虜,最後被殺。
拜登倘若能於明年上台,將會調整方針,從蠻幹到巧幹,從胡來到算計着來,似可預期被迫無奈也。
龍吟虎嘯:調整政策 被迫無奈
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基本矛盾、國運博弈,不會因美國總統換人而消失。可能改變的,是中美兩國執政者對解決這些矛盾和博弈的方法,會因人而異,因形勢變化而異。中美基本矛盾和博弈已經存在多年,北京的方針「一以貫之」,要的是「求同存異」、「合作雙贏」,美方曾經接受北京的方針多年,得到過巨大的好處。
這期間,美方當然也覺得獲利巨大的同時,中國的壯大給它造成了威脅,會動搖其霸主地位。因此,長遠看、算總帳,美國覺得不能接受「合作雙贏」。事實上,資本帝國的治國哲學、商場戰略只崇尚打倒對手,只認為「第一」的地位必須靠壟斷才能夠永久維持,自己的身邊不能有「老二」,只能有被自己踩在腳下的「芸芸眾生」。
這樣的認知,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老美就有,只不過受到國內外各種條件制約,老美一直優柔寡斷,難下狠手。直到特朗普當政,才全盤推翻接受北京爭取中美「合作雙贏」,要「獨贏」、要「全勝」、要「有我沒你」。
然而,老美這一方針轉變,為時已晚。第一,經濟全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不可逆轉。第二,中國經濟的力量已大到老美用任何手法都不能將其打垮。第三,中國不怕威嚇,不怕承擔損失,中國的巨大市場、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抵禦任何經濟衝擊,而且建築好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架構,這方面的優勢美國不可及也。
第四,中國在各個領域的科技發展從基礎到成就、到創新力量和驅動模式都已經上了軌道,潛能無限。第五,中國領導體制的堅韌,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共禦外侮的民族精神,再次被美國的強權霸凌激發出來,中國人民惹不得會令老美再次碰得頭破血流。過去近4年,這些已讓山姆大叔看到特朗普的方針愚蠢之極,對老美有百害而無一利。
拜登倘若能於明年上台,將會調整方針,從蠻幹到巧幹,從胡來到算計着來,似可預期被迫無奈也。
評論員 柳扶風
Philip Chui
美國政府和人民上上下下都視中國為敵,誰做總统都不可能向中國示好,得罪選民,自損民衆支持度也。所以拜登上台後,會继續打壓中國,是可以預期的,老特搶先一步施行以向民衆邀功,對整個大局也無多大影响,中國扎穩馬步,左來左擋,右來右拒,伺機出擊,達到一劍封喉效果,便能取勝。
特朗普最後瘋狂 狠招遏華「陰」拜登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305821/%E6%97%A5%E5%A0%B1-%E7%A4%BE%E8%AB%96-%E7%89%B9%E6%9C%97%E6%99%AE%E6%9C%80%E5%BE%8C%E7%98%8B%E7%8B%82-%E7%8B%A0%E6%8B%9B%E9%81%8F%E8%8F%AF-%E9%99%B0-%E6%8B%9C%E7%99%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