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日本新首相」
安倍晉三因為健康理由辭去首相一職,日本的制度並不是選民直接選首相出來的,而是在眾議會第一大黨的領袖自動當選首相。自民黨多年來一直是眾院第一大黨,所以由自民黨的各級議員投票選黨的領袖,當選了就當然地會在眾院推舉為首相。
自民黨在日本長期執政,它的政治路線是社會民主主義路線,跟歐洲的主要執政黨很相像,政府收高額的稅再分配,所以社會福利,醫療都比較好,貧富差距比較少。
自民黨內有多個派系,這些派系還往往是師傅傳徒弟,幾十年來演變成的,這次安倍辭職可說是一突發事件,各派可能都沒商量好由誰出來當黨魁。現在當選的菅義偉本身是一介平民出身,不像安倍出自顯赫的政治家族,菅本身又是無派系的政治家,自己不組織派系,也不參加自民黨內任何派系,這可能才是他這次可以高票當選的原因,但也可以預料,他不會做得太久,真正有勢力的派閥的領袖,都想自己出來掌權的,日本可能再次出現頻密換相的歷史。
日中關係雖有歷史仇怨,但那也過去兩代人的時間了,現在兩國有重大的雙邊貿易及其它方面的共同的經濟利益,但兩國制度不同,日本又在美國軍事佔領之下,中國越強,它越需要美國保護,所以兩國關係又不可能真正親密友好。
日本人口老化,總人口萎縮,高度的福利社會也壓抑了資本在本國投資擴張經濟的興趣,面對一個越來越強的中國,日本人心中的疑慮是可以想像的,假定美中關係有改善,日中關係也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