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美國又制裁中國公司」
美國最早制裁中國公司,大概是三年前制裁中興,後來經過政府協商,美國同意了撤銷制裁,但附有種種條件,包括美方派出一人長駐中興,監督執行的情況,中方忍辱負重都接受了。
接着就是打壓華為,國務卿還週遊各國,要西方國家拒用華為設備。接着制裁又再升級,不准美國的晶片公司及軟件公司跟華為做生意,Google的操作系統不給華為用,華為的手機上沒有了Google搜索,在外國的銷售遭到重大打擊。
接着美國對華科技戰還在升級,祇要用到美國的硬件或軟件,即使非美國公司,在售賣設備和零件給被禁公司時,都要獲美國政府批准,祇要美國政府拖慢申請的批准,這個禁令同完全禁止也差不多了。
接着被制裁的中國公司越來越多,A1技術先進的中國公司,大彊無人機公司都被列入黑名單。
最近上黑名單的中國公司據說已達200多家,最近消息中國最大晶元生產商中芯國際,也受到美國政府注意,打算將它列入制裁黑名單。
這是所謂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戰,即使打不死這些中國公司,也要壓一壓你,讓你發展慢一些,不讓你搶佔世界市場,等美國公司追上來。
美國的打壓,給這些中國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打擊的目標太大的時候,我很懷疑美國政府能不能真正的達到讓中國公司斷供的目的。
特別是當這些設備和零部件的生產商不是美國公司,而是日本和歐洲的公司,貨物也不經過美國的海關,不知美國商務部怎麼來有效地執行禁令,懲罰違禁的外國企業。
不錯,台積電在美國限令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宣佈不接華為的單,台積電目標太大,而且它的主要客戶是美國公司,所以不敢不服從美國禁令,其它不那麼矚目的日本公司,歐洲公司,經過迂迴的第三者,第四者,供貨給被禁公司,美國商務部查得到嗎?有時間和人力去查嗎?有適當的手段與技術去查嗎?網越大,漏洞就越多。
而且,美國商務部應該是幫助美國公司做生意的,現在成了擋住別人做生意的部門,暗的就是迂迴着繼續做,明的就會提出反對,要求商務部給出合理的理由。
現在是和平時期,商務部很難監督所有公司,更難監督海外公司,最後是要各可能受影響公司自律,又沒有確定的罰則,最後一定是漏洞百出,禁令失效。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這兩年在極力碣制中國的掘起。主要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中國在經濟,技術,對世界的影響力各方面已經接近或甚至超越,直接挑戰了他們歷史上的既得權益。在80年代,當日本在經濟及技術也開始在幾個領域挑戰美國時,結果《廣場協議》被美國一棒打下來。對自己的小兄弟還可以這樣,何況對中國這樣一個對手?再加上雙方在意識型態上的巨大差異,發生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國的制度在競爭中,在有些方面有不少優勢,包括這次對疫情的處理。這種做法西方國家是做不到的。中國喜歡宣傳自己制度的優越及各方面的成就,但通常得不到其他國家有衷的讚賞,所以總是有些遺憾。其實中國要知道西方國家,包括日本,對這些成就是心知肚明的。其實他們心中更多的反應是《怕》,是更忌憚對手,是更想早一點把對手壓下去。中國在外交上需要用更有效的策略來化解。
當然希望只是小打,但是不應該過於樂觀。
蘇起:防大陸「小打」台灣
【明報專訊】提出「九二共識」的台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昨日警告,在台中美局勢緊張之際,台灣要注意大陸可能會「小打」,即教訓台灣。他稱若台灣過分刺激大陸,美國總統大選後,台灣會更危險。
《聯合報》報道,蘇起出席一個有關台中美論壇活動時說,現今台中美格局的危險性是歷來僅見,三方均是鷹派當家,且均無溝通。蘇起表示,因美國打「台灣牌」,蔡英文政府近來動作頻頻,「這種現象對台灣並不好,台灣沒有必要強化北京的敵意」。他認為大陸的風格是謀定而後動,就像對付香港示威者一樣,讓你先贏,再「加倍奉還」。台灣接下來要注意大陸可能會「小打」,教訓台灣;雖然這沒到「大打」即武統的地步,但當局應研究大陸將會如何「小打」。
蘇起說,台灣未來取決於「中共打不打」,而非「美國救不救」。他表示,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台灣會更危險,因為激情過去美國也要往前看,台灣這段時間對大陸刺激太過分,大選後美國的保障不在了,恐將更危險,「我比較擔心選後台灣的安全」。
Kailim Chung
美國傳媒已報導,不止一個美國智庫警告,若果台灣牌打的太盡,使到中共完全没有任何空間,亦失去所有顧忌,則極有可能攻台,以期一舉解决台灣問題。最近解放軍在台灣南北多處海域軍演,極有南北阻隔,中央攻台的味道。而且美國智庫推演過,台灣軍隊可以支撑3天至7天左右,美國來不及軍援已經被攻下。更值得注意的是,智庫拿香港作參考;當中共認為局勢完全失控,已經逼到中共完全没有任何餘地,與及中共已經没有任何顧忌,即推出國安法。
當然希望只是小打,但是不應該過於樂觀。
Jackie Tong
遠水救不了近火!老美也要考慮航母上五千多官兵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