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倭寇與鄭成功收復台灣」

        明朝末年,皇朝衰落,民間豪強兼併土地,許多佃農失去生活依據,鋌而走險,成為土匪,而豪強大族也組建私人武裝,各據一方,就像每一個封建皇朝末年都發生的社會現象。

        當時福建沿海也發生一樣的故事,出現很多私人的武裝集團,明末時的「倭寇」其實首領和主力很多是中國人,就是抗倭寇出名的將軍戚繼光,他的軍隊也是私人武裝,祇不過得到朝庭承認,兵員是自己招的,經費是自已籌集的。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海上走私的富商,組建了私人武裝,亦商亦盜,後來明朝滅亡,清兵入關,清兵在降將吳三桂,耿精忠等人帶領下長驅直入,席卷中國,此時鄭成功二十二歲,協助父親管理這個武裝集團,在清兵進入福建後,他父親見清兵勢大,投降了清,但鄭成功不肯跟隨率領部下與清兵週旋,保護南明政權的流亡皇帝。後來消息傳來,父親雖投降清朝,仍被殺害,家仇國恨更堅定了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決心。

        此時滿清政權漸穩,軍事上對這些地方豪族的壓力越來越大,鄭成功下決心攻佔台灣作為自己的根據地。1661年鄭成功帶領艦隊在台灣登陸,當時台灣已有荷蘭東印度公司派來的軍隊修建了城堡據守,但荷蘭人總共才不到二千人,在鄭軍長期包圍下士氣低落,最後投降,中國人收復了台灣。

        此時明朝已是大勢已去,鄭自立為王,第二年,即1662年,他三十九歲病逝,王位傳給兒子,後來到清康熙年間才派軍收復台灣。

        當年的台灣人口不多,福建的稻種不適合生長,祇能種蕃薯,後來才發現氣候土地適宜種甘蔗榨糖,糖出口到福建,社會才富裕起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