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中國出現糧荒?」
前一段時間中國長江流域出現歷史性洪水,中央已有數據發表,經濟損失1700億,6千萬人受災,雨帶又北移,淮河流域也出現大水,最近報告西安暴雨,黃河出現洪峰。
適逢此時北京,據說是習主席親自提出要節約食物,提出「清盤運動」,意思是每頓吃飯要恰好,不要浪費食物。
國外於是出現了中國出現糧荒的傳言。
全球的穀物價格在上漲。
中國現在防洪的能力已大為增強,政府公佈夏糧豐收,而汛期一過,洪水很快退去,留下更肥沃土壤,立即可以恢復耕種,農作物的週期很短,通常兩、三個月新一批農作物又有收成,祇要經濟結構不損壞,洪水破壞都是短期可以修復的。
而西北,華北近年雨量明顯增加,是氣候變化帶來的好消息,有水就帶來了生命。
中國隨着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類,油脂的需求大增,而土地有限,保住了基本糧食需求,對牲畜飼料的大豆,玉米的需求就滿足不了,今年預計要進口一億噸,引致全球農產品漲價。
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閒置的農地還是很多,增產是不成問題,但被特朗普搞了一下,買方跟賣方的互信產生問題,農民能放心擴產嗎?
農產品價格上升,特別是肉和油脂的價格上升,現在老百姓要面對的不是挨餓的問題,是負擔得了高價的肉和油脂嗎?
所以世界一定要和諧合作,共同來提高產出,提高生活水平。
中國尤其要仰賴外貿,出口制成品,換回大豆,玉米,雜糧,石油,否則經濟不能順利運轉。
對中國來說,農產品供應像晶片一樣,也是短板,但假以時日,都是可以解決的。晶片生產已在迅速增加,農產品雖然土地不足,但科技可以補足,大規模的水耕,大規模生產藻類,可以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和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