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美國軍力漸失優勢」
美國軍力從二次大戰後一直是世界第一,軍事科技最先進,艦艇飛機都是世界第一,但這一優勢正在漸漸褪色。
猶記得1958年,大陸炮轟金門島及馬祖島,當時美國第七艦隊介入,航母駛入台灣海峽。1991年台海又發生危機,第七艦隊又東來,但不敢進入台灣海峽了,而是航行在台海以東太平洋上,原因是中國已發展並裝備了射程1000公里的陸基對海導彈,當時報導這類導彈中國已擁有近千枚,所以美國航母不敢貼近中國海岸1000公里的地方。這一次特朗普向中國挑釁,派出雙航母,跟澳洲,英國聯合軍演,軍演地點改在更加遠離中國的南海東邊,靠近菲律賓海的地方了,而且這次中國「對等反擊」也同時在南海西沙海域實彈演習,解放軍戰機在離目標近百公里外,發射反艦導彈,正確命中目標靶子,打給美國看,如果那靶子是美艦,我已經擊中你了!
然後美艦北上,與日本舉行聯合軍演,演習地點在第一島鏈外的太平洋上,也遠離大陸海岸線,而且在美日軍演同時,中國海軍從潛艇上,在渤海水下發射四枚巨浪型洲際導彈,飛行五千公里後命中5000公里新彊沙漠中的目標,巨浪射程是可達美國的,美國的軍演已經失色,嚇不到中國人了。
雙方針鋒相對也是有道理的,中方不再示弱,警告美國不要在南海生事,兵兇戰危,不能進行軍事挑釁,所以現在的美國制裁祇是關領事館,限制中國人簽證等等,美國人自己不痛的措施,而且後果可控
特朗普政府四個高官先後發表反華演說,原意要在全球掀起反中浪潮,但迴響很小,特朗普民調大大落後,他也亂了陣腳,想推遲選舉都說得出口,雖然幾個小時後就收回,但對他的個人聲望已造成大的損害,離總統寶座越來越遠了。
對整體國力而言,名義GDP才是重要的。蒙地卡羅人均收入超高,但國力強大嗎?
美國他們更不願接受中國政府非常受人民支持的明顯事實!
譚新強:今年活得比去年好
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00807/s00004/1596739868290/%e8%ad%9a%e6%96%b0%e5%bc%b7-%e4%bb%8a%e5%b9%b4%e6%b4%bb%e5%be%97%e6%af%94%e5%8e%bb%e5%b9%b4%e5%a5%bd
……
其實準確時間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無法改變的大趨勢。當然即使中國名義GDP追到美國,人均收入差距仍很大,但對整體國力而言,名義GDP才是重要的。蒙地卡羅人均收入超高,但國力強大嗎?
美國政府對此趨勢心知肚明,不會大事宣揚,但內裏極度不安和焦慮,亦知道時間無多,所以才不停出招,盡力挑起貿易、科技、意識形態、宣傳、間諜、軍備和金融等多條戰線。我需要再說一次,這是極過時和危險的修昔底德陷阱式思維,尤其大流行和氣候變化正威脅全人類,美國更應放下狹隘國家和種族主義成見(意識形態只是藉口),攜手跟中國合作,才有機會取得勝利。
但特朗普和美國何來有此智慧,他們已成功退化至連科學都不相信的中世紀地步,整天只關心打擊中國的獵巫行動。大量美國人何止不戴口罩,不相信疫苗,不少人認為登陸月球都是fake news,甚至仍相信地球是平的!如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翻生,肯定再被激死!
特朗普選情不妙,當然更緊張,能幫助他的只有兩件事,第一是美股表現,另一樣就是打壓中國。西方人基因深藏着近千年的「yellow peril」(黃禍恐懼感),美英傳媒,不論紅藍都本能地幫手抹黑中國的一切,漠視中國過去40年的驚人成就。他們更不願接受中國政府非常受人民支持的明顯事實!……
橫眉冷看:何不留在中國共謀發展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807/00184_007.html
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九年,立國七十年,走到今天,最大的挑戰不在黨外,而在黨內,不在西方列強,而在肘腋之中。如今倒好,天賜良機,內外和鳴,懂得把握的,中國或許可以從骨子裏解決一些大問題。
改革開放數十年,不少中國人富起來了,有的富得讓人咋舌。微軟創辦人蓋茨說過,真正的世界首富不是他,也未必是亞馬遜的創辦人貝索斯,而是一個姓馬的中國人,因為此君擁有好些優質資產尚未上市,如果全部掏出來,首富寶座可能就要換人。姑勿論蓋茨所說的是否全然事實,但近年中國人財富的飆升速度,確實教不少外國人恨得牙癢癢。
不過,話雖如此,實際上西方人也不必羨慕中國,因為好些中國人苦心經營,到頭來賺得的錢卻不一定放在中國、用在中國,而是都往外國的簍子裏塞。有的早就將子女都送到英、美地區,有的甚至自己也改投外國國籍,當中既有中共黨員,也有非黨員。過去也不全怪他們,皆因人們老是以為西方國家公正嚴明,講求法度,對私人財產也更有保障。但這兩年終於露出了真面目,原來這些所謂文明國度,掠奪他人財富的手段,竟讓許多極權地區也自愧不如。以往,中國人巴巴的將金錢、將事業送到西方,如今方知,是當了冤大頭。
一九九七年之前,英資怡和集團把上市地位由香港遷往新加坡,大部分資產仍留在維港兩岸,而資產至今保存完好,回歸後,共產黨沒去動它分毫。反而,中國人創辦的華為、Tik Tok,近日在美國或遭「絞殺」,或遭強搶,完全沒法理可言。今日是這兩家,明日又會是誰?明乎此,如果中國人今後不再有「兩條心」,不再崇洋媚外,能夠留在自己的地方共謀發展,長遠而言,對國家未嘗不是一樁好事。
大學講師 陳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