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中日關係」
昨天寫了一篇從甲午戰爭到日本侵華,到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將近60年的時間裡,中國受到日本全面侵略,經歷慘痛。但那也是過去的事了,二戰以後歷史翻開了新篇章。
二戰中日本本身戰敗,死傷無數,還經歷了兩次核彈,最後無條件投降。二次大戰後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索求,後來中國的內戰很快結束,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不清楚當年兩國的談判詳情,但日本同意每年給中國十億美元經濟援助,現在看起來似乎是不大的數字,但是在四十年前這是很大的數字,這筆援助款,如果我記憶不錯,應該繼續到2017年才停止,這筆援助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不少日資前來中國,隨着中國經濟起飛,日資也獲益非淺,可以說是雙贏的格局。
時代在改變,像法國和德國,這樣歷史上打過無數次仗的宿敵,現在成了歐盟成員國,像兄弟一樣,當今世界合作比對抗好已漸成主流。
中日之間意識形態不同,也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例如釣魚島歸屬,但合作的利益顯然比對抗大。隨着中國的進步和強大,中日關係長遠來說應該合作多於對抗,而且中日關係中,中國漸漸會獲得主導權。
優秀的分析,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