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日本人做的事有利過中國嗎?」

        最近通識考試歷史試題上出現一條題目,「從1900年到1945年日本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學生是知道同意這個觀點可以獲得高分。我很奇怪怎麼有這樣的老師?怎麼有這樣的觀點?上網去查了一下,英美是有東亞歷史的專家,將日中關係中發生的事斷開來,一件一件就事論事,認為中國在中日關係中也有得益。出題的老師大概就是這些西方歷史專家的學生,不識大是大非,忘記了自己是個中國人。

        事實是日本從明治維新以後,國力強盛起來,它第一步就是侵略朝鮮,佔領朝鮮,然後就是處心積慮,如何亡我中國。1895年爆發了甲午戰爭,強迫中國割讓台灣澎湖,接着又出兵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接着爆發了全面侵華戰爭。日本鐵騎橫行中國,單是南京大屠殺,已死了三十萬人,抗戰八年,中國人受了多少苦?

        有人說日本收留了梁啟超那些維新派,支持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日本人那是不懷好心,希望你們中國越亂越好!有人說日本人開發東北,建了鋼鐵廠,煤礦,為中國建立現代工業,要知道那鋼鐵廠,煤礦都是日本人的,來搶我們中國的資源,奴役中國的勞工,造出來的鋼鐵用來造搶造炮來打我們中國人的!

        歷史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但站在中國人立場上,這樣大是大非,問題豈可混淆?

4 responses to “雜談

  1. 經歷過一百多年被西洋人和東洋人侵略和凌辱的苦難, 中國現在只是想保護好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讓人民能過上美好生活!

    遼國發 :中國14億人,什麼宗教都不信,都懷著一顆暴富的心,跟天鬥,跟地鬥,跟人鬥,慢慢的就成了第二大經濟體!

    xgywww :中國不容易,什麼都不如人家,硬是做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有第一大計劃經濟體?

    makeitsimple :迄今為止我們取得的成績基本是自然屬性決定的,比如人口數量,國民吃苦耐勞的特點等,基本還沒有體現出與智力因素有關的東西。

    遼國發 :智力再開發出來,就真的不得了!

    馬車夫188: 中國從來沒有說過要超越美國,保護好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才是發展的根本目標。至於將來真的在某些領域超過了, 也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不是最初及最終目標。只把發展目標定為超越美國是膚淺的格局,中國不會這麼傻!

  2. 張先生
    教育界的現象令人沉痛,可憐下一代甚至下兩代都受荼毒。

  3. 今日 13:13 時事脈搏
    DSE中史科試題再涉抗日戰爭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t/article/2471483/DSE%E4%B8%AD%E5%8F%B2%E7%A7%91%E8%A9%A6%E9%A1%8C%E5%86%8D%E6%B6%89%E6%8A%97%E6%97%A5%E6%88%B0%E7%88%AD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惹起爭議,今日中國歷史科開考,試題再度涉及抗日戰爭歷史。

    卷一其中一條必答題,展示兩幅抗日戰爭時的漫畫宣傳品,一幅是描繪眾拳擊潰日軍,寫有「萬眾一心誓滅倭寇」;另一幅繪畫一群日軍歡呼,並標示「徐州失陷」以及「華北華中的日軍完全連絡」。

    試題要求考生就兩者描繪的日軍形象有何不同,又問及考生是否同意日軍宣傳品觀點,並援引史實解釋。

    • DSE中史科今開考 題目涉抗日戰爭宣傳品、分析文化大革命 (13:43)

      中學文憑試(DSE)今日(21日)考中史科,約6000人應考。在卷一必答部分,有題目涉及抗日戰爭,問及考生當時宣傳品中的日軍形象;另有試題要求考生分析文化大革命起因及影響。

      有關抗日戰爭的試題,資料為兩張當時的宣傳品,其中一張海報寫上「萬眾一心誓滅倭寇」標語,另一張傳單則印上「華北華中的日軍完全連絡」,及「徐州失陷了」字句,傳單上的軍人圖畫則面露笑容並舉槍。

      題目問考生兩張宣傳品的日軍形象有何不同,並要求考生解釋,為何宣傳品對日軍有不同描繪。題目亦問及考生是否認同傳單的觀點,考生需援引史實解釋。

      至於卷一選答部分,有題目與文化大革命有關。題目提供文革期間照片及宣傳畫,亦引述學者觀點,提及文革起因及影響。試題要考生根據資料並援引史實,分析文化大革命背景,及其對政治、文教和政治的影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