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再談放寬禁足令,禁聚令」
五月二日我寫了一篇以此題為名的短文,美,歐,英各地確診者仍每天成千上萬的時候,它們都在考慮或者已經採取措施放寬禁令,香港已經零確診十多天了,對是否放開一些禁令仍遲疑不決,這又是公務員政治的典型毛病,沒有人想負責,又要諮詢這個又要諮詢那個,最好成立一個諮詢委員會,或外聘一個專家組織,讓別人來決定,再出現病例「我」沒有責任!
香港應該盡速放寬各種限制,讓各行各業能正常做生意,人民生活也愉快一些,就是出現一些新診,有病的入醫院,健康的正常返工,生活,口罩不能除,衛生習慣長期保持。
澳洲跟紐西蘭正在商討雙方開放,開通航線,香港跟大陸,台灣,南韓這些防疫好的地方要盡快開通,制訂互相認證健康証明,免除十四天隔離期,否則經濟損失太大,不能全民等救濟,政府也非萬能,救不到每個人。
張先生説得簡潔痛快!
老師:
不要怪公務員。我在上市大機構做了廿年,中資、美資及港資都一樣,有大決定是,都會找一大堆獨立專家組,共擔風險。這是策略,成了一樣可領功,但敗了,就不用負全責。很多時,問題總會被簡單複雜化。看透了,就沒什麼大不了,大家都只是為生活。香港政府有諸多不是,但也比歐美政府好很多。今次疫情之後,暫時不用想移民的問題,樂土似乎不在他鄉,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