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政府新一輪舒困措施」
新一輪舒困計劃在樓梯上響了一陣終於落實了,規模也算中規中矩,補貼員工薪金是從英國,美國的舒困措施那裡學來的,可說是世界經濟史上從未有過的新舉措。基本的一個想法是疫情是暫時的,但不能讓疫情破壞了整個經濟結構,如果很多企業捱不過去倒閉了,將來要恢復的成本更高。小的例子是一家咖啡店,政府如幫它撐過疫情,將來一切恢復如常,政府如不幫它,可能耍執笠,裝修要報廢,設備要賤賣,損失慘重。大如航空公司,如果政府支持它,給它資金 (不論用何種方法),捱過疫症期,則疫症過後慢慢恢復,如果政府不救,則資金鏈斷裂,大量員工失業,高技術的工程師及管理人才流失,資產化為烏有 (飛機都是分期付款,舊飛機可能沒法賣出),社會損失很大。
政府的計劃是6個月,六月份開始申請,大概可以支持到年底,政府是否估計到年底社會活動能恢復呢?可能有這種估計,也可能是見一步行一步,到時看情形再決定。
政府派錢又有規定,津貼薪金一半,以9000元為上限,如此一來,又增加大量的文書工作,申請,審批,覆核……,行政費用高昂,時間會拖長,可否簡單點,受援助行業,憑員工強積金記錄證明,每人劃一給9000元?又審又批花掉的行政費都不知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