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1 )
今天共有兩篇網誌,標題是「雜談 ( 1 及 2 )」。
「台灣選舉」
昨天,台灣總統選舉有了結果,蔡英文繼續執政。蔡英文發表了勝利宣言,韓國瑜也承認敗選,呼籲國家團結,無論結果如何,這一次選舉說明台灣的民主制度更加成熟。
蔡英文當選有人擔心兩岸關係更僵,我覺得也未必會比現在更糟,大家應該注意到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也在漸漸變化,陳水扁的年代,台獨是很囂張的,蔡英文上次選舉當選,已經提出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她的政府不會主動向大陸挑釁。而這一次她的勝利宣言中提到的是兩岸發展良性互動,這些詞句上的微妙變化,背後可能有深遠的意義,慢慢看吧。
國民黨敗選,也不是國民黨的末日,民主政治很少由一個黨長期執政的,一個黨執政時間長了,不滿現狀的人總是佔人口多數的,他們不會檢討自己不夠成功的原因,最容易的結論就是怪罪當政的人,國民黨或者一個新生的什麼黨,會提出更切入百姓心中的政綱,在下一次,或再下一次的選舉中壓倒民進黨,政黨輪替是必然發生的。
中國沒有與美國大打一仗甚至同歸於盡的決心, 就不要談什麼統一台灣!
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
中國要聞
胡錫進:為統一開戰 社會未準備好
【明報專訊】《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發表文章,稱台灣的問題在於,美國做不到使之獨立,中國也做不到將之以和平方式迅速統一。而武力統一雖是大陸震懾台獨的「王牌」,卻意味着巨大代價。
稱中美暫難改變台灣
文章稱為反「台獨」而開戰,中國社會做好了準備,但為統一立即開戰,中國社會還沒做好準備,而未來不排除。大陸有可能加大對台軍事施壓,但兩岸不進入戰爭狀態。中國大陸也會逐漸從反獨向統一過渡,該時間表取決於大陸制定的發展大規劃和中美博弈的大棋局,蔡英文不是這個時間表上的關鍵因素。
文章認為,中美在謹慎地開展台海博弈,中國大陸真正要考量的是中美在台海大規模軍事衝突的風險。而美國也在認真考量這個風險不敢公開支持台獨。
(新浪微博)
(台灣大選)
有些台灣人總是認為只要向美國交足保護費,安全就有保障,顯然是太天真了。隨着中美實力逐漸拉近,美國不能不有所顧慮,其在台海局勢中扮演的角色將會愈來愈淡化,這是大勢所趨,不以台灣人的意志為轉移。
強詞有理:台海隨時有不測之險
蔡英文成功連任,意味着兩岸關係將會進一步惡化,也意味着台灣經濟民生將會進一步沉淪,這是台灣人自己的選擇,他們熱衷於搞政治,外人不好置評。而對大陸來說,誰當選分別並不大,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固然不可能改善,即使國民黨再度上台,也不可能改變親美政策,反正藍綠都一樣,大陸沒有甚麼好緊張的。有美國傳媒指蔡英文連任是對北京的「重擊」,未免言過其實。
過去大陸方面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在經濟上不斷向台灣讓利,就可以拉近兩岸距離。可惜事與願違,不管大陸如何釋放善意,台灣當局都不為所動,反而挾洋自重,全面投入美國懷抱充當遏華棋子。如果說蔡英文剛上台時,大陸對她「聽其言觀其行」,現在則已徹底死心,再也沒有甚麼好觀望,只會逐步施壓,不會再給民進黨當局留有餘地。所以,未來幾年台海勢必風高浪急,隨時有不測之險。
蔡英文揚言不會屈服於大陸的「文攻武嚇」,將會建立足以保衞台海安全的力量,這分明是夜行人吹口哨,給自己壯膽。實際上,「陸強台弱」的趨勢只會愈來愈明顯,台灣根本不可能獨力抗衡大陸,其所恃的無非就是美國的保護,但美國從來靠不住,過去可以拋棄台灣改與大陸建交,現在或將來自然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離開台灣。有些台灣人總是認為只要向美國交足保護費,安全就有保障,顯然是太天真了。隨着中美實力逐漸拉近,美國不能不有所顧慮,其在台海局勢中扮演的角色將會愈來愈淡化,這是大勢所趨,不以台灣人的意志為轉移。
總而言之,只有確保台海風平浪靜,才是對台灣最大的安全保障,否則不管美國如何保護,台灣都不可能有好日子過。蔡英文當局千萬不要錯估形勢,更不要以為大陸不敢動武,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大是大非上,大陸根本沒有退讓空間。
評論員 陳競立
橫眉冷看:發展民主的三大障礙
當代發展民主選舉有三大障礙:一欠長遠規劃,二欠仁者胸襟,三欠知人之明。觀乎最新一次台灣總統選舉中國民黨的表現,上述弊端盡現,選戰由一開始已注定要輸。
國民黨當知,選舉戰並不好打,四年前民進黨的蔡英文入主總統府後,輿論甚至在討論這個百年老店會否有覆亡之憂。一年多前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扳回部分失地,但根基尚不堅牢,本來趁聲望回升就應作全面規劃,為重新掌政做準備。
其時的國民黨合該有運,冒出一個韓國瑜,一舉拿下高雄市,出任市長,讓該黨重拾曙光。近乎同一時間,頗孚民望的鴻海集團前董事長郭台銘又重新確認國民黨黨員身份,該黨的人才一時瑜亮,前途走俏。
去年,本欄便建議國民黨人應高瞻遠矚,全盤擘劃,作棋盤式思維。最好的方法是由郭台銘掛帥出選總統,一旦當選,可以全面重整國民黨在北台灣的根基。而該黨在南台灣一向扎根不穩,韓國瑜在高雄初來乍到,應該好好經營,將來跟郭台銘合作,形成南北呼應之勢。韓尚年輕,選總統不急於一時,只要國民黨立足能穩,將來機會多的是。
可惜,這年頭的人既欠長遠規劃,亦欠仁者胸襟,郭台銘、韓國瑜二人明擺着是合則兩利、分則俱損,但彼此就是不能互融,寧可「攬炒」。到頭來,郭台銘憤而脫離國民黨另組新政團,但在立法委員會的選戰中一無所獲;而韓國瑜雖然成功搶位,代表國民黨出戰總統選舉,結果卻是一敗塗地,如今就連高雄市長之位能否保住也屬未知。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何苦來哉!
郭台銘與韓國瑜都是胸襟不廣、不能求同存異的人。但在選舉中是誰將他們推到前線?那還不是國民黨的一眾支持者。所以我老是說,這年代很多選民都沒有知人之明,正是當代社會亂之所由生也。
大學講師 陳偉強
梁振英 12小時前
爛尾
新的暴力案件減少,舊案陸續上法庭,黑暴勢力損兵折將,中美貿易問題暫時休兵,台灣選舉落幕,加上就快過年,然後是財政預算案揭盅、北京開兩會、大學考試、應屆畢業生搵工。
如果你是反修例運動的大台,在上述的大背景下,未來三個月,你會點玩?就這樣爛尾?點交差?點收科?
SheungKai Chan
梁生,香港問題只不過是癬疥之疾,雖然處理有所失當對國家亦影響不大。但伊朗問題好嚴重,該出手時應該主動幹預,全力幫助伊朗政權度過難關,不可以再猶豫不決,錯失時機,否則萬一失去伊朗,中國在大戰略佈局上可能一敗塗地,民族復興將遙遙無期。請梁生積極為國謀劃,務令國家不要再重蹈處理香港問題時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