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中美貿易戰以後的世界」
這次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約,有人認為中國輸了,中國的農民今後慘了,因為大量美國農產品湧入中國,實際情形並非如此。中國政府用高出國際市場價至少30%的價格收購大米,小麥和棉花,中國政府又每畝地直接補貼一定金額給農民,這些政策都未改變。中國因為地少人多,水資源緊張,電價又高,所以農業的效率比美國差很多,政府要保證主糧自給,讓農民有利可圖,所以一定要補貼農業,中國農民根本無需擔心,從美國大量進口農產品是十四億人改善生活必需的。中國人以前僅滿足於簡單的吃飽,現在則大量消費豬肉,牛肉,乳製品,精細蔬菜,本身的農地滿足不了需求。
這次的所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方非常緊張的是對中國增加出口,中國本來每年從美國進口1500億美元貨品,現在根據新協議,將要倍增,假如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3000億美元,向美國出口6000億美元,美國經濟還離得開中國嗎?將來不知道是誰可以制裁誰?
當今世界上唯有中國可以吸納巨量的美國產品,包括農產品,頁岩氣,半導體晶片等等,也唯有中國可以廉價的供應美國,從衣服鞋履到日用五金,日用電器,雙方是彼此依存,彼此互利的。我曾多次寫過唯有美國貨大量輸往中國,才是特朗普的成績,特朗普的期望達到了。
我相信以後對抗還是有,但彼此會修訂自己立場,長期的大趨勢還是合作互利,彼此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