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網友 – 杰,Dr. Lo,Geraldyim,Louis

        談到政治,很容易有不同意見,最重要是細心聆聽別人的聲音,彼此交流,最後仍有歧見,也是正常的,彼此要有包容的心。

        香港有那麼多人上街反修例,很多是有些年紀,受過良好教育,收入也不低的中產階級,他們不喜歡權力比法律大的制度,也害怕這種制度延伸來香港改變香港現在的制度,因此對「修例」特別敏感。香港是和平過渡的,人們已習慣於英式的民主制度,也接受人權,民主,自由,平等這樣的價值觀,要說殖民統治,一百多年來隨着英國民主制度的進步,它的殖民地政策也是在不斷進步的。最早的時候,英國是想移民港島,將香港變成英國人的地方,像直布羅陀那樣,但香港的經濟 (轉口貿易) 發展很快,需要大量勞動力,才不得不讓廣東省的人民進入香港,但殖民者是歧視中國人的,當時還有華人不能住山頂區的規定等等,隨着英國本土政治的進步,它管治殖民地的手法也在改變,採取依靠當地精英,咨詢民意來施政的手法。直到九七年移交政權,雖然還是總督治港,但政府還是尊重民意的。在殖民地的最後幾年,開始推行區議會選舉等等,算是開始了民主自治的開端,當時港人是接受並習慣於這種統治方式。

        中國提出回歸後,鄧小平是明白港人對大陸來管治的恐懼的,所以提出「一國兩制」安定港人,有利於和平過渡。但港人的價值觀跟大陸的價值觀不同,這一「深層次的矛盾」並未解決,而報紙,媒體,投合港人的一種自我優越感,著重報導大陸的負面新聞,令這一深溝越來越深。

        還有很多的人上街,是對生活現狀不滿,低下層收入的人,這二十多年來收入增加不多,但樓價漲了十幾倍,生活指數高了很多,低下層的人被迫住進劏房,蚊型房,或甚至賴在父母家,無力成家立室,無力生養孩子,心中憤怒可以想像。

        經過這一場大的動亂,可以說很多人都驚醒了,也包括當政的人,價值觀的重塑談何容易?以後政治議題要謹慎處理,而着手提升民生水平是當務之急,要看主政香港的人的智慧了。

5 responses to “回應網友 – 杰,Dr. Lo,Geraldyim,Louis

  1. 老師的文章總是使我眼光開闊,心思正面。謝謝指導。

  2. 張先生
    您能心平氣和去分析癥結 不容易的
    祝 一家中秋好

  3. 可惜香港的環境無法產生李光耀式高瞻远瞩有魄力的政治家,隨着中國大陸的崛起,香港這顆東方名珠,無可避免會漸失光采。

  4. “隨着中國大陸的崛起,香港這顆東方名珠,無可避免會漸失光采。" 說得太好了!

    物極必反, 這是自然規律。港人已經顯著喪失"在過去超過半個世紀相對於大陸同胞"那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也包括香港首富李+x與現在大陸雙馬比較; 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港人需要時間來調整心態去適應這種還未完全完成的巨大改變。我們應該很高興看到大陸同胞繼續穩定地前進, 因為港人也將從他們的進步中獲益。

  5. 令人深思!

    顏色革命下的歐洲子宮和香港女孩
    https://z-z-z.vip/post/26234.html?variant=zh-tw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