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隨筆
股市由於中國央行的變相減息及中美貿易戰似乎略有移動,從低點反彈了將近1000點,但8月18日的維園集會有那麼多人參加,似乎近期的動盪還可能繼續下去。我又減持了一些股票,但是9月的中美貿易談判有可能有正面消息,特朗普又是逼聯儲局減息,又放出風聲再減稅,可能美國方面有利好消息爆出來,也不敢清倉。
我多次提及的比較揸重的信義玻璃 (868),上星期彈升了近10%,董事和高管多人又紛紛買入,這已是第五年,派息後圍內人大買自己的公司股票,可以相信這是一隻好股。
特朗普是總統,權力要用到盡,又放風要減薪俸稅和資本增值稅,他去年減了企業利得稅,經濟果然好了一下,但這樣的利好祇是一次性的,而政府赤字大增,而薪俸稅是美國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而且收稅容易,如果減薪俸稅,有人計算,可能政府赤字要升上一萬億,聯儲局不做QE都不行,總之特朗普祇要自己有政績,其它什麼都不理,美國真的要被他搞垮了,希望香港盡快平靜下來,希望特朗普真的能制造些好消息,大家皆大歡喜。
香港的政治問題,很難解決。如果香港普遍的管治文化不變,香港人的怨氣只會更深更持久。今天和友人午餐,順便收風,主要想知道職場市道的改變。
友人說,公司上星期突然要求提前3個月做年度考核,而且今年必須強制評分,即必須要有人坐不合格的櫈仔,每20人,坐一人。這些人的命運很多時就是沒花紅及被勸退。友人的職位是組長,組內有15人,所以要交一人。可是他的組員大多是年內入職,根本部分只有幾個月,很難和多年經驗的人相提並論。此刻的市道,被評不合格,對當事人的影響,可想而知。
友人是藍絲,是支持社會穩定的一派,但眼見管理層這樣無理,製造怨氣,也深感不憤。他的組員很多都是新畢業生,這兩個月緊守崗位,仲有偏黃,但還是對工作負責任。可惜,香港就是有離地的管理文化,中上層,百萬年薪是常態,但下層就很難有出頭天。廿年前的一萬元大學畢業生,今天也不過是一萬四。他們還要面對被合理化的考核制度,剝削年尾花紅。這樣怨氣怎會不重?
其實,大家不是要香港行均富,或行社會主義道路,但實實在在,大家都在受生活成本均貴的影響。管理人的文化應加入更多人性,而不是理論式管治。什麼企業需要新陳代謝?什麼有比較才有競爭,才有進步?這些都是在整體壓力爆煲下的助燃劑。
我會訓身買中國資產股票!!!
香港模式, 曾被翻版, 深圳先模仿後突破!
這正是中國在過去七十年中發展得如此成功的原因, 唔到你唔服!!!
社評:深圳被選為示範區 不再仿效香港模式
https://news.mingpao.com/pns/%e7%a4%be%e8%a9%95/article/20190824/s00003/1566584926692/%e7%a4%be%e8%a9%95-%e6%b7%b1%e5%9c%b3%e8%a2%ab%e9%81%b8%e7%82%ba%e7%a4%ba%e7%af%84%e5%8d%80-%e4%b8%8d%e5%86%8d%e4%bb%bf%e6%95%88%e9%a6%99%e6%b8%af%e6%a8%a1%e5%bc%8f
【明報社評】中央宣布支持深圳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般俱認為,這個決定比40年前宣布深圳成立「經濟特區」更具深遠意義。對比兩次中央關於深圳的決定,40年前是讓深圳仿效香港的經濟發展模式,40年後是不再仿效香港模式,換成社會主義模式。深圳在騰籠換鳥,準備在2035年「讓世界刮目相看」,香港如果還死抱原來的發展模式,將來以何面目見江東父老?……
中國高速鐵路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慕紫禮
亞洲四小龍中,台灣、韓國都有所謂民主,反而新加坡被批獨裁,香港係偽民主,但𠵱家睇下邊個發展最叻?物極必反,自視清高的香港非被自己搞死!
Kailim Chung
只要求一件事,是不要反中共;就可以做甚麽都行,包括普選。但是不為接納,寧可二十多年鬧到發展停滯不前,堅决反中國及共產黨。這麽不顧一切頑固反中央,怎不令中央灰心,甚至於死心。所以,不要埋怨在發展路上不把香港算作伙伴。
易地而處,將心比心。因為歷史原因導至骨肉分離,各自走上不同道路;如今再度聚首,本是同根生,何必怒目冷對如仇敵。
共同發展,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