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消解民怨,政府能做些什麼?」

        昨天的維園集會,顯示出來有非常多的香港市民,對現在自己的生活現狀,對現在的體制是不滿意的。

        回頭看看97回歸以來的二十二年,社會的整體財富增加了不少,但本地賺到錢的人 (當然佔人口少數啦),以及大陸的有錢人,都將資金大量地投入房地產,引致樓價高漲,租金高漲,樓貴,租貴又引發生活開支大幅上升,但普羅大眾,低下層的人並沒有受惠。譬如的士司機,現在的收入比97年時幾乎無增加,一般的文員,服務員,售貨員,收入增幅也很小,大學畢業生畢業後的工資,也祇是多年都停留在每月一萬餘港元的水平。有一些因素是市場驅動的,有一些因素可能是新技術減少了工作崗位的需求,造成了低技術職位的工資升幅很小。

        人民的不滿有些是政治的,跟體制有關,根本沒有解決的方法。但有些事是政府可以做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推動大規模興建公屋,政府手中有足夠資金,要用新的思維來解決土地供應問題,地產商手中有農地的,讓它們補地價起樓同時,政府出資,大規模收購農地,香港很多農地是丟荒着的,香港並不需要農業,畜牧業,盡量收地起樓,新界地主可能發了,讓他們發吧!香港樓價可能會跌一些,也並不是一定會發生,而且是多年以後的事,有了樓,可以降低入住公屋或買居屋的條件,改善全民的局住條件,「安居」才能「樂業」。

        第二件可以做的是:提高最低工資,按年較大幅度的推升,同時減低企業的稅費擔負,政府儲備太多了,應該適度的還富於民,不應該再累積盈餘。

        假如住的問題讓低下層民眾感覺有解決的辦法,假如低下層的人收入有改善,民怨就可以得到舒解。當然說起來簡單,如何實行?如何可做到較為公平?要看政府的手段和能力了。

 

3 responses to “雜談

  1. 昨天看到一段新聞說今次『出來』的人,有好大比重都是家庭收入達六萬的中產家庭孩子(年青人)。

  2. 它將怎樣影響香港股市?

    中國人的自豪,香港人的悲哀!
    https://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_20.html
    以下是中國和香港的過去多年工資和物價指數的比較,…….

  3. 移居英國十多年,香港的物價升幅的確驚人,以主要食物如肉類、牛奶及面包計,在英國的價錢仍然維持在十年前甚至廿年前水平,有些更便宜了,相反香港就貴了很多,離港前午餐約廿多元一個,現在要四五十元。
    不過部份問題是自己造成的,例如有些貨品價錢根本是很便宜的,但如果買便宜的價錢,普遍人又覺得貨品有問題,結果商人唯有賣貴一些。另外又不流行網購,外國網購盛行,因此價格競爭很大,壓低了物價,我回香港時,除了食物沒有選擇要在實體店買,其他物品往往先考慮淘寶。
    而解決樓價問題,政府每推出一個辦法增加土地,香港人又會提出十個理由去反對,結果一事無成。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