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美中貿易摩擦前景很悲觀嗎?」
看到現在市場上所有經濟評論員,說到美中貿易談判都是猛搖頭,表示不會有什麼結果,我的看法不是那麼悲觀。經過一年多的雙方博奕,中國固然是痛,但美國也受傷,也很痛。G20大阪峰會是一個轉折點,美國的談判方針已轉變,從硬逼中國退讓,轉而到尋求可以增加中國大幅增加購美國商品,祇有美國輸往中國的產品大增,才能展現特朗普的成績,美國的談判目標會聚焦到這一點上。中國本已承諾大增採購,祇是美國的政治要價太高,令談判觸礁。要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產品本來是做得到的,現在中國一樣做得到,但會要求美國減徵已徵的關稅,每次會談可能都會有進展。
其次,中國同意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獨資經營,有人就十分看好外資的保險股,我認為不應太樂觀,如果中國限制外資保險公司,不能在國內銷售海外產品,中國的國內市場外資保險公司很難跟國內的保險公司競爭,有什麼理由將此一因素看得那麼好?
關於中美貿易談判再說多幾句,特朗普想在此議題上撈政績,最重要的是美國輸往中國產品大增,兩國貿易逆差縮小,美國農民,油氣生產商,晶片生產商皆大歡喜,其它知識產權,中國政府補貼企業,老百姓都感受不到,甚至不想明白。特朗普政府一年多前揮徵稅大棒,認會可以壓迫中國順從他的一切要求,結果加徵關稅後中國不買美國貨,搞到美國國內怨聲載道。
現在美國談判策略一定已改,可以想像談判桌上中方代表怒罵美方,「你要我買你的貨,你卻加我的貨關稅,你不是神經病嗎?」以後每次會談都會解開一些結,是可以預期的!
老師真知灼見!
經過兩輪辯論會,美國民主黨廿几個想出來競選總統的人,實在太不行。不是太左就是太老。明年特倫普聯任的機會在五成以上。這是中美談判的重要因素之一。
張先生 各位網友
以下是朋友的呼籲 sl
香港是我家
每個香港人都愛這個家,只是大家看見的 “事實” 不同,心中挽救香港走出危難的方法不同而已,希望大家先冷靜下來,停止暴力,好好協商解決紛爭,讓香港回復昔日的光輝,市民之間和衷共濟,發揮守望相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