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反修例運動」

        我有點驚奇,香港年輕人那麼強烈的反體制意識是怎麼產生的。從1997年香港回歸算起,已是二十二年過去了,現在二十幾三十歲的年輕人,正是在回歸以後長大的,而且這二十幾年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二十幾年,中國也並沒有從香港拿走一針一線,相反香港還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為什麼年青人不看到進步,而反體制的精神那麼強烈,也不是可以用外國人挑撥,有人派錢來解釋的,畢竟幾十萬上百萬人上街是真實的。

        青年人的思想行為,首先是受家庭父母的影響,香港老一代很多人都是吃了不少苦從大陸逃出來的,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可忽視。其次,年輕人受學校老師,朋輩的影響,九七回歸是和平過渡的,教育制度,法律制度,司法執法的系統都原封不動過渡,以前英國制度留下人權平等,自由,民主基本價值觀在香港是主流,對於權力比法律大的制度,當然會有抵觸。年輕人受影響的另一方面,是報刊輿論及朋輩交流的影響,價值觀跟今天中國主流的價值觀不同,要改變幾百萬人的主流價值觀談何容易?以後改制,這一類政治議題最好不再提及,像江澤民說的「井水不犯河水」,不知可否維持下去?

4 responses to “雜談

  1. 媒體及朋輩社交平台影響很大, 很多媒體喜歡報導內地差的一面, 14億人的國家, 要找到負面事件很容易, 天天樂此不彼發掘黑材料, 而且部份(內地人口太多, 即使係少數, 實際上仍然很多)內地旅客的質素差大家有目共睹, 長年累月, 自然在年青人心中, 大陸的形象就更差。還有就是教育, 近期出現多名老師公開發出惡毒言論, 德道水平枉為人師, 這批老師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怎可能客觀地向年青人講解國家的發展。另外, 意識形態及文化上不認同, 在年青人之間, 愛國甚麼本身就是不入流兼老土的話題, 亦可能被朋輩排斥 , 內地已被長年累月妖魔化 .

  2. 跟互聯網和家傭長大的孩子,對價值的觀感跟現實有好多落差,他們以為現在有的都是『自然現象』。

  3. 當年羅范椒芬主政教育部 與教協針鋒相對 又踐踏老師 老師站在課室最前線 言談之間 不免流露出對政府不滿 課室瀰漫着反政府的思想 種下禍根
    回歸22年 今天40歲以下的青年 都非常反政府

  4. 今次暴動其中一位被捕人士是飛機師,真使我驚訝!
    不明白,不了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