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2 )
「人的基本需求」星期六的冥想。
人活著的基本需求,有一句話叫「衣,食,住,行」。今天的術語說起來,就是剛性需求,不能缺的。但剛性之中,也有很大彈性的。錦衣玉食也是一種活法,粗衣淡飯也是一種活法,今天的香港人,漸漸地都要住到蝸居裡,也是沒有辦法,至於「行」,古代的人是很少出遠門的,所謂「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每個自然村都是自給自足的,「行」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
現在,社會現代化了,「衣,食,住,行」似乎已不能涵蓋我們生活的全部。首先,應該加上一個「醫」,古代歷學不發達有了病求神,求巫,或者找些草藥,人的平均壽命很短,常常莫名其妙死了。現代則不同,醫學昌明,我們花在醫療上的,消費也越來越高,隨着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花在醫藥上的資源會直線上升的,我沒有統計數字,社會花在醫療保健上的錢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交通費,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醫」可能會超越傳統的「衣,食,住,行」。
另外,基本需求可能還要加上一個「藝」字,泛指一切的藝術表演,藝術創作,體育比賽等等,這是人作為有智慧的生物而獨有的需要。
所以人生存的基本要素應該是「衣,食,住,行,醫,藝」。
順便說一下「住」的問題,香港是一個富裕社會,建築業也發達,要建多一些樓簡直是太容易了。問題是沒有地,真的是沒有地嗎?香港不需要農業,不需要畜牧業,所有農地都可以用來蓋樓,地主當然得益,那些是他們應得的。新界有很多地是荒着的,祇是由於政策關係不能起樓,放寬農地買賣,補地價起樓不是解決問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