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1 )

        今天共有三篇網誌,標題是「雜談 ( 1 及 2 )」及「生活情趣」。

        「中美貿易戰」

        我已多次提及,美國是民主國家,百姓不滿有表達的權利。貿易戰真正損及民眾及企業利益時,有人會抗議的,特朗普還要面對大選,如果貿易戰升級,中美貿易停頓,他怎麼交待?有什麼政績?所以貿易戰拖一下,美國人會回來跟我們談。

        但科技戰就不同,假定不准美國企業賣晶片給中國,假定撤銷Window,Android的使用權,中國怎麼辦?中國版的操作系統現在已經有了,問題是能覆蓋所有的用途嗎?我不是專家,說不定有網友能解答此問題。

2 responses to “雜談 ( 1 )

  1. 中美貿易戰已經接近到撕破臉階段,除了拜登還說了几句中肯的話,其他政客在意識形態上一面倒支持特倫普,包括極大多數民主黨人。現在反對加關税的聲音漸多,但還屬各公司,各階層人士以自身經濟利益為主,不能在意識形態上佔制高點。而且各種產品還沒有正式大規模加價。除了農民㚈,普通大眾還沒有痛到肉裡。還要看一段時間。
    禁止授權使用window 及 Android, 這招很陰。其實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敲響了警鐘,後果很大。華為已有自己的手機系統技術,但這系統必須要能與世界接軌,不然只能在國內小規模推廣,局限性很大,這不是容易介決的問題。中國人發展了北斗導航系統,不受制於GPS, 這是明智之舉。但Android 問題不單是技術性的,要取代它全球的普及度,恐怕很困難。

  2. 坦言集:以戰應戰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524/00184_001.html
    美國打擊中國的科技與經濟,攻擊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是繼制裁中興之後的升級,目的是封殺華為。一是禁制美國企業與華為的貿易與合作,杜絕華為從美國企業獲取需要的零部件。

    二是用谷歌出手,暫停華為設備使用谷歌的網上服務。

    三是谷歌停止提供Android手機標準中谷歌有產權的技術,禁制華為電訊設備使用Android技術標準的更新。

    這三項政策措施都是從美國政治、美國國內法出發,來破壞國際貿易與網絡科技合作的基本原則。

    美國政府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華為侵犯美國的國家安全,在法律上沒有任何支持的論據,結果用總統的行政命令、緊急政策來推行,顯然是繞過法治、國際協議的範疇而行事。而谷歌的決定當然不是企業行為,而是美國政府的政治舉措。

    谷歌與國際上不同企業合力推行Android標準,原意是打破蘋果的壟斷,結果由開放源碼的國際公共平台演化為谷歌企業私有化的技術控制,並違反市場原則。

    出於政治理由禁制華為付費使用,便是從根本上破壞國際科技合作。而在互聯網上禁止華為設備使用谷歌的服務,一方面否定了互聯網公共開放平台的性質(一如公海);另一方面,谷歌的禁制是針對華為設備的用戶,利用對設備的政治審判而不是公平的依國際法的決定來禁制設備在互聯網上的使用,從根本上破壞互聯網的公平開放的網絡生態。

    這樣的針對華為,很容易伸延對中國其他企業,乃至其他國家企業的禁制、封鎖,實際上掀起了不但針對中國,也是針對其他國家的貿易戰、網絡戰、科技戰,而且否定了幾十年、上百年國際(包括美國)一起建構的國際規矩秩序,變成了赤裸裸的炮艦外交、霸權主義。

    中國是第一個受害者,當然要反抗,而且有如戰爭,要反被動為主動,至少以攻為守。中國有千百年兵法戰略思想,怎會不在人家侵犯上門、國家危難之時利用它來保家衞國呢?

    一是美國圍堵華為,中國便可以圍攻蘋果、谷歌、臉書等,把戰場擴及全球,而且可附加一條圍堵特朗普家族企業。二是國難當前,美國用總統緊急令圍堵華為,中國便可以用緊急戰備動員全國,以「兩彈一星」的傳統精神,建立獨立的半導體技術、互聯網和電訊技術標準,與美國以外所有國家合作,建立不受美國控制利用的開放性國際平台,以一帶一路的精神共商共建共享。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