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香港的「母語」教育>
香港教育局局長在一個場合談母語教育,他委委婉婉,曲曲折折說學語言要學別人的主流語言,又說外國人學中文都學普通話。但有人質疑他是想用普通話取代現在的廣東話教育,他又否認,說他自己母語是廣東話,他也沒有質疑現在學校中的廣東話教育。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學德文,是要跟八千萬德國人溝通,我們不會去學瑞士德國裔人的方言吧?學中文就是要跟14億中國人溝通,當然應該學普通話。
其次普通話經過近百年無數語言專家發展改進,在意思的表達方面比任何一種中國的地方的方言詞彙都要豐富,語法更嚴謹。
香港的廣東話教學,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是拿到廣東省恐怕別人也是看不懂的,廣州及週邊地區的人也許勉強看懂,你去粵東粵西當地人看得懂嗎?
我認識一些年青朋友,在銀行,公司裡都已位居高位,現在個個都在努力學普通話,為什麼不在小學中學就學好呢?
我寫過很多次,用廣東話母語教學是不行的,讓學生浪費了時間,當然師資是否能跟上是個大問題,可培訓師資分階段實行。
保衛地方方言其實是個偽命題,語言一直是在變的,粵語能保留 (相信可以保留二百年) 就保留,如果漸漸式微就讓它漸漸式微,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現在電腦有中文版,全是普通話的,你用粵語能寫成一個軟件嗎?你寫成了有多少人用呢?
如果你不精普通話,就寫不成中文軟件,將來年輕人能離開電腦嗎?學什麼語言還需要辯論嗎?
教育局長也不需閃閃縮縮,制訂一個如何過渡到普通話教學的方案吧!
說得好, 我也反對使用方言。
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