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隨筆
昨天恒指升210點,成交507億。上證指數跌16點,成交4199億。
從11月中我開始看好港股和A股,期間確也升了不少,現在看明年第一季仍有上升空間,可能會有反覆,但基本上是上升的機會大。
美國已消除了加息陰影,中國政府不斷出台刺激經濟的新政。最新的一個大舉措,是政府準備實行赤字財政,用赤字來減稅,這個政策的影響將非常大而且立竿見影,明年財赤將升上3%,而且政府認為無須為財赤劃下紅線。希臘債務危機,因為希臘政府沒有歐元的貨幣發行權。而日本的政府債務大大高於希臘,但沒有人認為日本會發生債務危機,因為日本政府欠的是日元債,而央行可以發行貨幣還債。道理一樣,如中國政府實行赤字預算,央行每年要增發流通貨幣,已經可以抵銷很大部份政府債。如果政府發的人民幣債,真是可以不用擔心還債的問題,經濟好了稅收會增加,央行不擔心財赤,就像美國一樣,政府債務十幾萬億,並沒有人擔心過。
假定政府加大財務政策去房屋庫存,幫農民工買樓,這些政策都有效,直接受惠的是銀行保險股以及內房股。
至於油股雖然油價已在很低位,但未必會很快反彈,我認為趁中國政府有幫助油公司的政策出台,應該藉機沽出改投內銀,內房也許收獲更大。
祝老師及各網友聖誕快樂!
十分同意老師的觀點。
聖誕快樂和恭賀新禧
林少陽﹕當市場一面倒看淡明年港股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8/s00004/1451239561765
……
推人幣指數 為貶值鋪路
今年8月中人民幣連貶三日,引起了公眾投資者的不安,其衝擊主要來自人民幣過往一直太過穩定,令大部分投資者在事前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本月初,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推出人民幣指數,其用意非常明顯,就是想將公眾的注意力,由過往集中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轉移至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平均匯率。
這次改革,市場普遍解讀為人民幣是為了未來進一步貶值鋪路。然而,我認為這其實是一次進步,因為美國雖然是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但是畢竟超過七年的貿易額來自非美元地區,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實在太不夠靈活了。事實上,經濟學家張五常,早於2007年前後,便已多次公開呼籲中國人民銀行,為免被美元一面倒的趨勢破壞中國經濟的穩定性,應一早實施以一籃子貨幣為錨的貨幣政策。
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預期已經成形,看來這個趨勢未必會在短期之內逆轉。然而,當市場出現共識的時候,證明市場應已消化有關消息。去年市場一面倒看好中港股市,結果今年來個反高潮。現時市場一面倒看淡港股後市,且看明年年底,會否再次一地眼鏡碎?